第76章 东都洛阳 初见父母

作品:《兴唐

    侍卫不少的,好几百人拱卫着李威的安全。
    其实就是没有这些侍卫,也会相安无事,现在并没有到了官逼民反的地步,偶尔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也是走投无路,能吃一口饭。都知道熬过了这个灾年,还是有一条活路的。
    太子是仁太子,那些胆大的百姓终不会下手的。
    开始时,情况很恶劣,京城不觉,郊外沟渠很发达,虽然严重,还没有触目惊心。但越行越远,许多地方看起来就惨不忍睹了,有的田地里都因为久未下雨,出现了龟裂。
    可过了华州后,情况逐渐良好起来。
    能看到许多地里大麦小麦渐渐半青半黄,就象李欣写的诗: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粮价也不同,仅是一道渭水之隔,长安的粮价官府监管着,都渐渐逼近每斗六十文,然而东都洛阳才三十几文。差距还不止这些,一个是大斗,一个是小斗。
    直到此时,李威才让车驾稍稍放慢一点。
    开始时很快的,其实车驾还要仪仗的啥,象李治与武则天车驾更慢,从长安到洛阳仅八百里路,就是快也要近二十天,如果放慢了能达到一个月。平时无事,可这时,沿路就食,无疑给当地带来了压力。
    于是李威一路催促着。竟然六天就出了雍州、华州、虢州地界,到了陕州。就是这样,也没有放慢多少,用了四天,就到了洛阳。
    车驾进了定鼎门,从定鼎门到天津桥这条街,乃是洛阳最热闹的大街。
    原来的太子也来过洛阳,可这一次长安发生了许多的事情,便有百姓驻足围观。太子还是好太子,前些日子受委屈了,再说洛阳郊外在用太子犁,洛阳城中的贵人们不大懂的,但那些农人们却竖起拇指,交口称赞。车驾过后,便有了一些叹息声。
    中间最大的马车里,李令月在看着上官婉儿读书,大哥读书,有些不耐烦。
    这次又上当了,此次出行因为赶得急,一路灰尘吃了不少,好玩的却没有碰过。倒是那些相迎相送的官员阿谀奉承,看到不少,可那在长安看得岂不更要多!
    她说道:“上官婉儿,你现在看《尚书》能看懂么?”
    上官婉儿放下书说道:“看不懂,慢慢想,多看几遍,总能看明白几分的。”
    “好个慢慢想,”李威怜爱的摸着她的头。这样的小萝莉,放在谁手里,尽管不是自己的妹妹或者女儿,但问一下,谁不喜欢!
    李令月其实呢,对上官婉儿都没有什么歹意,平时因为岁数相差不大,一路上也只找她玩。不但玩,还直接拖到李威的马车上,这可不大符合礼仪的。但对李令月,谈什么礼仪?长安的宰相都让她三分,况且这一行随从人员。
    但就看不惯李威对上官婉儿的宠爱。
    歪着脑袋,一下子将上官婉儿的书夺过来,指着中间一段话,问道:“这行字怎么读的?”
    上官婉儿看着这行字,读道:“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杀越人于货,罔弗憝。”
    之所以指这行字,是因为一个“宄”与一个“憝”她不认识。
    听完了,扭过头看着李威。李威点头道:“读对了。”
    又不服气地问:“那么它是什么意思?”
    上官婉儿歪着脑袋想了好一会儿,《尚书》对于她这个年龄来说,读起来还是十分吃力的。最后说道:“凡是有百姓自己犯罪,各种强盗、杀人、抢劫财物,这些人应当要处死他们。”
    “大哥,她没有说错?”
    “相差不远了。”
    “好,就算你对了,可你也比不上我大哥,曹植七步书诗,我大哥在东市坊门口,一步还没有走呢,就写了五首诗,你以后能做到吗?”
    碧儿再也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
    李威却擦了一把汗,道:“小妹,此话以后切不可乱说,这是我在东宫想了很久才写出来的。那有曹植的才情。”
    如果不把脑海里记下的诗抄出来,让他走七十步,也写不出一首象样的诗。
    但上官婉儿却一本正经地说:“公主,奴婢纵然再学习,也不如殿下的。就是公主如果与我一样大,也不如公主的。”
    “你这是巴结,”李令月也不好骗的,让她再学习一年,也学不到上官婉儿的本事,但后面一句话,因为自尊心的原因,终是说不出口。
    李威心里面却有些高兴。这两个人倒是一对小冤家,虽然上官婉儿进洛阳,应当没有事的,可母亲的心,不好猜测。有了李令月在中间缠合,上官婉儿将会比泰山还要安全。
    马车吱哑地响着,就到天津桥了,李令月好奇地指着会通桥,说道:“大哥,你看那么好多船!”
    旱的是关内,洛阳旱情不大严重的,洛水航运也没有遇到麻烦,会通桥此时万舟云集,颇为壮观。不过还有更大的船舶停在黄河边上的码头,却是看不到的。
    看着无数的百姓在搬卸着货物,因为隔着远,看得不真切,可反而更震人心魄。
    “梦一样的唐朝,”李威看着哪里,又看着远处层层楼阁,喃喃说了一句,只是没有他母亲,那会……
    可这是逃都逃不了的,马上就要面对了。
    李令月又转移了视线,说道:“大哥,你看,那一对白鸟好大。”
    是天津桥下的沙洲,沙洲上长满了树木花卉,但边缘地带长着许多青色茂盛的芦苇。大约是车驾惊动了芦苇丛中一对白鹭,从青色的芦苇丛中飞了出来,在洛水上亮开一道美丽的身影。
    太监已经迎了出来,将他们带到东宫。
    不但以前的太子来过洛阳,碧儿也来过一回。打老远的,太监就冲碧儿说道:“拱喜江小娘子了。”
    皇帝下口旨,特地宣她到东都,这个小姑娘熬出了头。连碧儿都不敢称呼。
    “不敢当,金内侍,一向可好。”
    “托江小娘子的福,奴婢一向安好,”说着来到李威身上施礼,然后说道:“殿下,奴婢很是想念殿下。”
    李威两眼茫然,根本不认识。
    碧儿在他耳边地说:“殿下,金内侍,你也记不起来?”
    李威摇了摇头。
    “殿下,你每次到东都,都是金内侍伺服你的,对你也很好。”
    这个很好很不容易,以前太子咳嗽不停,加上这时代对肺结核的畏惧,一般人确实容易望而却步,不敢亲近。
    但眼中颇有几份担心。
    李威读懂她的意思,摸了摸她的头,说道:“孤忘记了一些事,慢慢才能想起来,这个不急。”
    其实心里说道,忘记才好啊,如果想起来了,是原来太子回来“夺舍”了,那才不美,如果他回来了,对你可未必领情的。
    跨了一步,和蔼可亲地说道:“有劳金内侍挂念。”
    “奴婢那敢,听说殿下在西京身体一天天地好,奴婢不知道多开心,天天上香,求菩萨显灵。这一回菩萨真显灵了。看到太子的气色,奴婢不知道怎么高兴,”说着,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了起来。
    不管真哭还是假哭,恐怕以前对原太子是不差的。
    “江内侍,你就等会儿说吧,太子这一路赶得急,要休息了。”
    “奴婢该死,见了殿下气色好,忘记了,”说着,吩咐人搬运李威的行李。不少,其实有些根本不需要,可仪仗嘛,这时代拒绝不了。
    引入了寝宫。
    比起大兴宫的东宫,洛阳的东宫稍小,但也小不到哪里去。
    李令月高兴地说:“大哥,我就住这儿了。”
    “这个不行,”李威立即拒绝,太子有太子居住的地方,公主与皇子又有另外居住的地方,这可马虎不得的,而且离得远,东宫在宫城的东边,公主与皇子寝殿却在宫城的西北边。
    正说着,一个太监走过来宣旨:“着太子殿下与公主殿下,宫女江碧儿武成殿面见两位圣上。”
    这么快。
    走向宫城,江碧儿战战兢兢地说道:“殿下,奴婢好怕。”
    “不用怕,父皇与母后是喜欢你,才让你到东都见他们的。”李威安慰道。
    其实他心中也有些害怕,来到唐朝时间有一些了,知道的渐渐多了,第一次与李治、武则天见面,并且不是在书房与寝殿,而是在武成殿!武成殿却是天子常朝的所在。
    为什么他们要在武成殿见自己?眼见着武成殿就要到了,李威心中忐忑不安地想到。
    而且真说起来,他可是一个冒牌的太子,不知道作为亲爹亲妈,能不能察觉出来?特别是这个老妈,可是一个妖怪的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