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孙刘之盟
作品:《陷阵三国》 高顺此言一出,大家便知道高顺已经做出了决定,对于另立新君只是便放过一边,其实对于刘备的重视程度,在场的诸位都不如高顺,高顺是知道历史,所以对刘备重视,而其他人则是凭借刘备的所作所为,做出评判!
刘备一向属于隐忍不发,忍辱负重类型,除了征讨黄巾之时被皇甫嵩和朱儁夸赞过以外,虎牢关前崭露头角之后,便再无建树,只是顶着一个汉室宗亲的名号四处招摇撞骗,散播仁义、匡扶汉室之名,收拢人心!
除了像荀彧、郭嘉这一类人能够猜测出刘备胸怀大志,其他人其实对刘备的评断一般,至少在独据一州之前,刘备的所作所为,与曹操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
徐庶言道:“孙权年幼,虽有大志,却不过守成之辈,孙策临终,命孙权据江东以待其变,麾下谋士,唯周瑜谋攻善伐,南郡乃孙坚起事之地,孙策迫于势而让与刘表,江东之士,莫不欲重归执掌,主公可举大义而号召诸侯共讨刘备,并孙权以南郡之地,周瑜思兵心切,定谏孙权出兵!”
田丰一直没有发言,方才关乎正统,他不好发表意见,此时讨论出兵江南,当然也有自己的想法:“元直之计虽妙,然江东不发有识之士,岂不明唇亡齿寒之意?若荆州被取,恐危急江东,若刘备派一能言之士前往,说服孙权,恐于出兵不利!”
徐庶只是发表自己的意见,见田丰反对,并无不快,田丰所说也是事实,如果孙权不上当,一心与刘备联合抵抗高顺,的确是个大麻烦,徐庶笑道:“一人之力终究浅薄,片面之词,元皓所言甚是!”
高顺看向大家:“元直之计或可为之,若孙权不肯发兵,与刘备结盟,尚需一策,令孙权无暇相助刘备才是!”
郭嘉的眼神再次恢复了以往的精明,若论汉室大局,他不感兴趣,但出兵设谋,却是他的爱好,更何况刘备手下有个贾诩,当年郭嘉曾被贾诩算计过一次,这次又要交锋,自然充满了兴致!
只听郭嘉很是轻松的言道:“诸位莫要忘了扬州还有个吕布,此乃虎狼之辈,又与大哥为旧日同僚,若孙权与刘备联合,大哥可表奏吕布为扬州刺史,吕布灭袁术之后,朝廷只赐寿春候,并无其他封赏,吕布心中定有不满,如此就算刘备不肯封赏,吕布亦会出兵,孙权欲拒吕布,则无暇助刘备矣!”
“奉孝此计甚妙,便先以元直之策行事,且看刘备如何应对,若孙权不想要南郡之地,再用奉孝之计!”
郭嘉提起吕布,高顺这才想起来还有个老领导在扬州呢,按照历史,吕布此时早已被曹操消灭,却因种种原因,反而如今吕布比曹操存活的还要久,占据扬州北部的吕布,此时正蓄养实力,到与徐州和豫州的高顺兵马相安无事,郭嘉的这个计策,不但让高顺得到一个大大的人情,还暂时压制了东吴这个敌手!
众人点头,其实东吴想要占领荆州早已有心,当初占据江夏便是例证,周瑜在江夏和柴桑训练水军,便是想要与荆州一战,只是没想到刘备忽然得了荆州,对于这个强劲的对手,周瑜自然谨慎了许多,所以对荆州蓄而不发!
但南郡对江东也十分重要,因为高顺知道周瑜有个“二分天下”之计——占据荆州和四川,兵出汉中、襄阳、濡须港,联合马腾对抗北方的曹操,比之诸葛亮的“隆中对”不相上下,而周瑜要想入蜀,就必须要得到南郡,借道江陵水陆,过夷陵,取巴郡,进而攻占蜀中!
所以高顺对周瑜说服孙权一事,也不好评判,此时的孙权还不到二十岁,应该属于年轻气盛之时,就看周瑜抛出的诱饵能不能让孙权心动了!
议论的差不多了,荀彧又道:“刘备以刘表惜名之心而取荆州,意图中原,主公若以兵威临之,刘备或联合孙权,或西入益州,刘璋暗弱,西川之士思得明主,主公除防孙刘结盟,还需安抚西川才是!”
“文若有何良策?”高顺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任何时候,荀彧的大局观的确让人叹服,或许在细节上,荀彧并不擅长,但谋略全局,置身在另一个高度观察局势,还是荀彧的目光最为犀利!
荀彧言道:“生性软弱,威不足以服众,主公突袭汉中,想必益州已然震动,主公可遣使结好刘璋,疏通蜀道商路,刘璋自然欣喜,在暗中提醒其地方刘备,则刘备无路可逃矣!”
高顺点头道:“就依文若之言!”
他当时没有乘机攻打葭萌关等地,最大的原因便是怕被刘备钻了空子,借着抵挡自己兵马的名号占据益州,当年刘备入蜀,正是为了抵抗张鲁,一个小小的张鲁,就让刘璋如此害怕,更别说自己取了汉中了,所以荀彧所说的安抚刘璋,的确很有必要!
高顺站起身来,扫视大家,即将入冬,进入兵歇时期,但针对刘备的计划却要开始实施了,高顺背着双手,走到悬挂着的一张地图前面,指着荆州之地,朗声道:“荆州之行,便先从洛阳开始准备吧!”
众人点头,他们都明白,从洛阳准备,其实就是先渲染一番,再上书请求朝廷迁都,只要刘备敢借故推辞,便可发兵南下,而高顺的计划便是,占据荆州,切断江东与益州的联系,扫平江东,刘璋便不战而降!
众人起身相继离去,荀彧走在最后,对高顺言道:“王妃及王子,且先送往晋阳吧,蔡侍郎乃当年太傅,可教导此子,且看将来成就如何了!”
高顺点了点头,并未说话,荀彧转身离去,他和高顺明白,这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而蔡邕的品学无需担忧,有他教导,就算这个孩子将来不能继承王位,至少也能成为栋梁之才,而不至于不学无术,甚至包藏祸心,成为隐患!
荀彧前脚刚走,陈忠便急匆匆的走进来,行礼之后,笑道:“主公,大喜之事啊!”
高顺有些疑惑不解:“喜从何来?”
陈忠还未说话,郭嘉懒洋洋的答道:“以小弟看来,恐怕是羌族的使者到了!”
高顺眉毛一挑,果然陈忠立即点头:“奉孝当真聪明,主公前脚刚到,使者便跟来了,主公此次平定西凉,震慑羌族,羌王许以媒妁之意,不期这胡夷之人甚是急切,此次使者前来,将那郡主也一同带来了!”
“什么?”高顺吓了一跳,这迷当大王也太着急了点吧?自己还想着这一趟回来怎么向荀采、甄道,甚至甄宓这些人怎么交代呢,这不刚议事完毕,羌族的小郡主便跟来了,高顺顿时有点措手不及!
陈忠似乎还不知道这里面的机巧,只是一个劲地高兴:“主公有所不知,当日捷报传来,邺城上下无不高兴,百姓齐赞主公之名,前番平定鲜卑,一雪前耻,此番又震慑羌族,以郡主言和,此等功勋,岂能不被传诵?”
高顺摸了摸下巴,苦笑道:“这当真是喜事么?”
陈忠正兴致勃勃的说着话,被高顺这个表情搞得有些错愕,问道:“此等丰功伟绩,主公为何闷闷不乐?”
郭嘉幸灾乐祸的笑道:“若是让赵雨知道你还和郭家明珠暗中联络,你说算不算大喜事?”
“这你如何得知?”陈忠大吃一惊,猛地一下转身看着郭嘉,满脸惊愕,他与赵雨已经成亲,家有雌虎,陈忠不得不惧内,虽然此时大丈夫还能三妻四妾,但要是让赵雨知道此事,恐怕他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郭嘉却不回答陈忠的问题,而是指了指高顺,有些同情:“主公与你,倒也大致相同!”
陈忠明白过来,身同感受的点了点头,支吾了一句:“使者已经等候多时了,主公早些去接见吧!”便转身出门去了!
郭嘉也起身,来到高顺身后,想要说什么,却又摇摇头,在这方面,他发现自己的确不如高顺,只好摇着羽扇也出门去了,蔡琰还在家中望眼欲穿呢!
初到三国,高顺只想着谋得一席之地,能像历史上的那些任务一样,建功立业,但真正到了这个地步,才发现,生活,并非东征西杀,在他的身边,还有数不完的琐事,处理不完的头疼事!
他本以为荀采和甄道,再加上令他念念不忘的甄宓,便已经足够了,做种马,从来都不是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到了现在,他不得不承认,有些事,身不由己,比如糜家的示好,羌族的和亲,高顺都不能拒绝,这已经不是单纯为了个人利益,他的每一次举动,牵扯的的确太多!
匆匆从西凉一路兼程来到邺城,还来不及与荀采等人见面,高顺便遇上了头等难题,三个未婚女子,两个在先,羌族的郡主算起来是最晚的,却来得急切,这可不太好处理,高顺虽然已经娶妻,后来者皆为妾,但也要讲究先来后到,尤其是甄宓,高顺最不想辜负,难道又要一次娶三女?
高顺无奈的窝在了沙发中,揉着有些发疼的眉心——原来太幸福了也会让人头疼!
【兄弟们是不是又忘了投票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