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节
作品:《重生之营销女王的诞生》 伙计热情地端上红茶和方糖,老板让路菲菲随意看店里的东西。
路菲菲还是很谨慎,她并不亲手从货架上拿东西下来,而是让老板拿下来之后,放在小桌上,她再拿过来。
这一套流程是她在古董行学来的,“碰瓷”的起源,就是瓷器店用细绳做机关,不懂行的人随手从瓷器架上一拿,整排的瓷器都会掉下来摔碎,再难卖的瓷器,不就立马卖出了么。
如果直接从手里递接,这边没拿好,那边就松手了……又是难以弄清楚的扯皮过程。
2024年有一个热搜,说开年后第一批到埃及的中国游客,已经被骗光了。
路菲菲看了一遍,骗局还是那些骗局,套路还是那些套路。
只能说,现在年轻人不爱看中国历史,也不知道二十多年前的中国新闻。
就埃及那点小套路的技术含量,甚至都没超过当年长途大巴和绿皮火车上的经典骗局:“红蓝铅笔”“可乐拉环中奖”“我家田里挖出了文物”“我捡到了一个钱包,咱们对半分”。
目前世界上出现的所有骗局,在中国历史上随便翻一翻,必能找到同款出处。
路菲菲在看玻璃的时候,无意中瞥见老板手机,发现手机壁纸赫然是他与刚才那个店主的合照,两人笑得灿烂。
现在,路菲菲终于明白,为什么他敢站在人家店门口直接拉客,还说人家坏话而不起纷争了。
世间万事,皆有缘由。
这一招在奢侈品店也很常用,一个店员趾高气扬,看普通等级的顾客像地主老爷看长工,顾客要被气走了,另一个店员立马过来,笑脸相迎,并为了前一位店员的行为道歉。
有的顾客真的会在第二个店员手上超计划购买,意在给第一个店员下马威“叫你狗眼看人低!你刚才对我爱搭不理,现在我让你高攀不起!”
其实说不定这两个店员,早就商议好怎么分账了。
都是手段,都是套路。
刚才那个店里的老板很年轻,说不定这个老板的儿子。
这个老板就专门等着拦截从那个店里出来,还什么都没买的客人。
路菲菲只当没看见手机上壁纸,只看商品的价格和品质。
她也不必在这里买,这花瓶也是义乌出品,一会儿她把花瓶的照片给他们几个看看是谁家的货,直接从源头拿货,跳过一切中间商。
五一七天假,中国人仿佛攻占了开罗,解放广场的肯德基里坐着半壁江山的中国人。
路菲菲视频平台的埃及专题已经提供了足够详细的信息。
但是游客们总有角度刁钻的t新细节要问。
在专题视频的下面,有一个在埃及读书的中国留学生,他很热心地为各位想来埃及的自由行人士答疑解惑。
这些人不想跟团,又有各种各样的顾虑,有些行程必须得在当地订团,他们又担心自己语言不通,聊不清楚。
便询问这位留学生家里能不能住、能不能请他代订当地团、能不能请他协助当导游兼翻译……
路菲菲做为视频平台的老板,自然是要与这个第一位旅游区扬名的id亲切交流一下。
留学生家里条件不错,开罗租金对他来说不贵,他自己租的一个很大的三室两厅,本意是自己住着开心,现在,想来他家住的中国人很多,三室两厅,硬是变成了大学宿舍,一间里面四张高低床,五一期间,屋里还不止二十四个人,厅里都睡着几个。
在路菲菲来的期间,留学生还在回复聊天软件、邮件,以及视频平台上的提问。
路菲菲问道:“都是你一个人在做?”
“是啊,一天几百个,还有要订行程、订包车的……整个开罗租车行和旅行社的老板都认识我了。”
他这几天都快把他几年的学费生活费都赚回来了,忙碌但心情非常愉悦。
路菲菲问道:“要是赶上埃及罢工,但又要十辆大巴车,你能搞定吗?”
“没问题,不就是十个司机吗?就说是朋友出来玩不就行了。”
五一七天假快要结束了,在假期的最后一天,路菲菲在开罗大大小小的商店里看到了乌泱乌泱的中国人,他们购物的热情比之前在各大旅游景点和哈利利市场看见的人更加炽烈。
那种感觉,就好像是春节前,大家备年货一样,不管平时多舍不得,到春节前,都是“喜欢就买!一个不够,就再拿一个!”
路菲菲看见好些人在店里转圈圈,一个店员凑过去,用阿拉伯风味的英语问他们想要什么,他们尴尬地笑笑,完全没听懂。
路菲菲主动过去帮他们翻译,为首的一个中年男人犹豫:“我也不知道,钱太多了。”
听起来,很有一种财主家傻儿子的感觉。
不过路菲菲明白他的意思,这些人应该是来的时候,秉着穷家富路的精神,换了好多埃镑。
现在旅游结束了,他们揣着大把的埃镑……当然,也不是特别的大把。
然后,埃镑换回去的话,会产生汇率差的损失,可能要亏两三百块钱人民币,还不如买东西。
至于要买什么,他们也不知道。
路菲菲笑道:“就是想花钱对吧?”
中年男人:“对!”
回答完,他自己和旁边的人都笑了。
路菲菲给他们选择题,比如有没有同事和亲戚是值得送一送的,再推荐是买食物、香精、小摆设,还是床上用品。
路菲菲闲来无事,在店里帮好几拨这种“只想花钱”的人指点了购物方向。
等到中午,人们该吃饭的吃饭,该去机场的去机场,店里的人少了,路菲菲也打算离开。
忽然一个大胡子当地人冒出来,笑容可掬地问她是不是导游?
路菲菲不置可否,先问他有什么事。
大胡子老板笑咪咪地递上名片:“如果你以后多带一些客人到我们店里,我们可以给你销售额的5%做提成,怎么样?”
路菲菲笑咪咪地递上自己的名片:“如果你加入我的视频平台,我会给你的店一些流量扶持,让更多的人知道,每月只收展示费,卖多的都是你的,怎么样?”
第232章
从埃及回来之后, 路菲菲的主要精力都投在视频平台上。
很多人都笃信眼见为实,用一句后世的笑话来说,就是:“视频是不能p的, 所以视频一定是真的。”
多少谣言、多少包藏祸心的价值输出, 都通过一个个看似无害的视频传输到人们的脑子里。
早上, 路菲菲看到了一个视频, 说一家本地的连锁超市马上要倒闭。
配的资料内容是那个超市里一片混乱, 好多人在里面根本就不挑东西了, 能拿就拿。
那动静, 像日本鬼子进村前的逃荒, 又像各种末日小说开头的超市大扫货。
这个超市是本市一家国营企业下属的产业, 全市大大小小有近千家超市, 它家的消费卡也是各大企事业单位最喜欢发的员工福利。
它的优点是网点多, 不管是老小区还是新楼盘旁边必须有一个, 如果哪个楼盘旁边没有, 就说明这个楼盘有问题。
缺点是价格贵, 一般人除了急等的东西, 很少有人愿意在这里买……除非单位发了购物卡。
平时除了逢年过节, 超市里都没什么人。
只有生鲜部门的日子好过一点, 因为年轻人都下班晚,下班的时候, 菜场都关门了,超市的净菜是买菜人唯一的选择。
所以,这家超市就卡在一个“它好像倒不了,但是倒了也在可以理解范围之内”的状态。
除了视频平台, 各种“相亲相爱一家人”“家和万事兴”、本地生活群,以及各个微博平台上都在传播此事。
就连路菲菲的妈妈, 都在忙着跟亲戚通报消息,说快买吧,超市要倒闭啦,倒闭了购物卡就用不了啦!
有人一直节俭,手里囤着几千块的卡,忽然听说几千块要作废,本来不想买的人也冲去,闭着眼睛瞎买一通。
路菲菲觉得很奇怪,她记得二十年后这家超市还活着呐,毕竟是国营单位的下属企业,而且,虽然后面不允许发超市卡了,可是,银行专门对本地开了“专户”,说起来,是发在银行里的,但是,本质还是只能点对点在这家超市使用。
既然还有利益捆绑,哪能就这么倒了?
路菲菲对此事非常好奇,那这视频是什么情况?
拍了一个超市的门头,然后又挑了一个清仓大甩卖的超市场景?
这种造谣手法倒是很常见。
路菲菲公司的楼下正好就有一家,她对那家店的现状没有任何印象,如果也发生了“清仓大甩卖”,围了一圈人,她怎么着也得多看两眼。
她忍不住好奇下楼看一眼,万一是已经清仓大甩卖结束,直接关门了呢?
超市的门开着,平平静静,无事发生。
路菲菲好奇地问道:“听说你们店要关了?”
店员摇头:“没有没有,哎,就只有那一家店,租期到了不租了,换个地方开店,结果给传成这样。”
路菲菲打听了在视频里的那家超市地址,亲自去了一趟。
果然,门口写着大大的“到期不续约,多件商品优惠”,还摆着一溜小花车,上面放着一块钱一件、五块钱一件的各种小商品。
店里已经快被搬空了。
就这么一家店要搬迁,传成了整个连锁店要倒闭。
也就是这家超市命好,是国营企业,又是实体经济,只要店还开着,就能缓过来,反正店里也没损失。
如果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这就是挤兑的开始了。
传说中,美国1929年的大萧条,就起源于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在银行里没有取到钱,于是,他向自己周围的人宣传银行取不出钱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也确实处于人人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一个谣言就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引发燎原大火。
路菲菲在自己的家族群里发了辟谣的内容,告诉家里人没有要倒闭,只是那一家连锁店不开了而已。
各位七大姑八大姨们的反应很一致:“万一是真的呢,还是花掉吧。”
这种“万一呢”的心态,是造成后世越来越卷,大家越来越焦虑,以及谣言四起的原因。
类似于:这人活到一百三!因为他每天早上劈个叉!
专家分析:劈叉有利于韧带和肌肉群,所谓筋拉一寸,寿长十年。
进一步深度解析:哦,原来他除了劈个叉,还要跟邻居吵架。
专家分析:吵架有利于活跃思维、锻炼口齿、增强听力。
终极分析:他每天都吃xx牌综合营养素。
专家分析:人工合成的不好,他吃的都是从天然食材里获取的。
——然后,就是xx牌综合营养素卖得飞起,连带着平替也一并销量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