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际遇
作品:《平凡的明穿日子》 乾清宫外,迎着徐徐晚风,朱元璋一脸的愤慨和懊悔,就好像真的悔不当初似的。于傍晚抬头凝望着天边那灿烂晚霞,那么的伟岸沧桑,那么的慈祥和蔼,一派帝王长者的仁义风范。
而俗话说主辱臣死,身为臣子的徐灏自然神色激动,一副恨不得马上把那蒙蔽圣上的小人逆臣,当场砍死的怒火冲天。
随后做足了戏的朱元璋觉得可以了,面对区区一个年轻人,稍微点拨几下就能驱使其尽忠办事。当下殷殷勉励一番,让徐灏径自去找曹国公,到时李景隆会告知详情。
如此初出茅庐的徐灏拜别演技炉火纯青的皇帝,跟着个小黄门一路出了紫禁城。
呸!差点就着了道,沦为大明教元璋大教主的教徒,今后得离您老人家远点,徐灏扭头朝着黑夜中的乾清宫做了个鬼脸。感慨着这才叫做霸王之气,一个简单造型一句话,自己当时就有一股子为其去死的冲动,太可怕了。
徐灏猜测那小人十有八九指的就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朱元璋为何要杀他?因为他知道的秘密太多,手上的血腥太重了。
就像他前任那位,已经死去的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办完胡惟庸案后,居然目标直指李善长,那可是地位不亚于徐达的元老功勋。而且李善长背后站着残存的淮西集团,门生故吏遍天下加上锦衣卫办案的手段实在太凶残,导致所有文臣们也站出来群起反对锦衣卫。
结果整整十年的时间里,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锦衣卫为此连番损兵折将,虽然最后毛骧成功了,杀了李善长全家八十七口。其代价就是为了平息众怒,朱元璋竟然以胡惟庸党羽的可笑罪名,处斩毛骧并当众焚烧刑具,撤销锦衣卫办案的职能。
历史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反复上演,当年蒋瓛就是靠揭发并捉拿上司毛骧,脱颖而出做的指挥使。今日轮到徐灏要出手诛杀他,就是不知徐灏将来的命运又会如何?
蒋瓛替朱元璋亲手导演了蓝玉谋逆大案,惨死在前后两任指挥使手里的公侯多达三四十人,可以说一半开国功臣直接死在此二人手里。
此人必须得死,此乃必定无疑的,谁站在朱元璋的角度都会这么做,好处太多了。
徐灏觉得胆战心惊,他不可怜狡兔死走狗烹的蒋瓛,而是可怜那些功臣们,现如今掐着指头算了算,健在的竟然不足十人了?
二爷爷徐达倒是活的挺滋润,可是早晚得先朱元璋而去。信国公汤和,凤翔侯张龙据说在老家都已然不行了,能不能活过今年都是未知之数,大抵也算是善终。而冯胜王弼傅友德三位大将被圈在家里,吉凶未卜。
倒是长兴侯耿炳文和武定侯郭英早早退休在家颐养天年,也不知能不能坚持到最后得以善终,其他功勋病死的病死,战死的战死,被杀的被杀,族灭的族灭,反正看来朱元璋已经是铁了心临死前要铲除一切阻碍。
到底老朱同志平日看的是哪朝的史书?最混乱的五代十国?不然哪来这么大的猜忌心?
徐灏感觉不单单是为了剪除后患,恐怕还是和朱元璋的穷苦出身有关联,这位帝王痛恨一切压迫老百姓的权贵,怕是为了预防权贵尾大不掉,大肆吸食民脂民膏祸国殃民,从而悍然要把权贵们的危害亲手减至最小。
当下感慨万千的徐灏汇合家人,骑马去了曹国公府。
京城郊外的徐家,此刻人人都在翘首等待来自徐灏入宫后的消息,可是久久没有任何动静。
所有人都在暗自猜测皇帝召见徐灏的目的,可是谁也猜不出为了什么!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徐灏从此成为徐家最不能得罪的人物。类似徐灏这样身份的勋贵子弟京城太多了,而徐灏竟能够入了皇帝的法眼,何等幸运?
进宫面圣的时间越久,越说明皇帝重视徐灏,徐灏就越有可能将来平步青云,话说这些年来,皇帝的脾气越来越不好,很少直接召见外人。
不管如何,徐灏能进宫就已经是天大的好事。这时候,徐耀祖夫妇肠子都悔青了,后悔今日不该和侄儿之间闹得那么僵,好在彼此还没有彻底撕破脸皮,尚有几分转圜余地。
尤其是徐耀祖去探望儿子的时候,亲耳听到徐济那些胡话,当时气得指着王氏破口大骂。骂妻子溺爱孽子以至于使得自己错怪了侄子,对着妻子咆哮道,你听听,偷看人家的丫鬟还不算,竟然还惦记着亲嫂子?这还是人嘛?
骂完后徐耀祖为了今后的前程,直接去找二弟徐庆堂,没想到老三徐增福也在场。对弟弟简单的表示了下歉意,直言侄儿虽说打人不对,但回去仔细想想,也算是情有可原,毕竟徐济那孽子有错在先,年轻人嘛一时冲动可以原谅。
徐庆堂心里冷笑,面上表现的受宠若惊,赶紧请兄长上座,很快兄弟三人言笑甚欢,其乐融融。
至于被教训了一顿的王氏,下令不许任何人来探望徐济,郑重警告徐济身边的几位丫鬟,任何话都不许泄露出去,派心腹把院子给锁上日夜看守,生怕有任何闲言碎语传出去,尤其是传到儿媳妇的耳朵里。
她拉不下脸来去讨好弟妹,干脆带着和徐灏交情好的朱巧巧,一起去了福寿居。
千方百计的求老太太派人把沐凝雪给请了来,当面赔了不是,借此来缓和和萧氏之间的紧张关系。
萧氏大度的露出笑脸,笑言嫂子您真是大人大量。而萧氏的左手一直握着沐凝雪的小手,右手则拉着朱巧巧的手,握的很紧。
对于沐凝雪,萧氏真是越来越满意她的人品和作为,这样蕙兰心智的姑娘提着灯笼上哪找去?一边感叹儿子的好眼光,一边今日不知替儿子亲口赔了多少不是。反正言不由心的在沐凝雪面前,大骂自个儿子不知好歹,不懂得感恩戴德,慢待了姑娘云云,反正千错万错都是我儿子的过错,你千万别放在心里,闹得沐凝雪啼笑皆非外,很是不好意思。
此刻萧氏面上带笑,心里则暗叹人的际遇真是说变就变,上午儿子还是大逆不道呢,这转眼间就成了人人争相赞扬的好孩子。心里默默期盼此次进宫是福别是祸,儿子可千万别在惹出祸事来了。
老太君也在后悔呢,后悔今日的态度过于持重或是有些偏袒于长房了,明明秋香那丫头都为了受辱而寻了短见,不然为何灏儿会愤而出手?当时自己不该对此视而不见,不单单此举会令二儿子夫妇和灏儿深感不满,连带着使下人们产生情绪,埋怨自己平日里口口声声说什么善待下人,最重视人命,而事到临头反而不把下人的性命当回事。
有鉴于此,老太君带着所有女眷一起浩浩荡荡的去竹园探望了秋香,当着秋香父母的面,认了秋香为干孙女,并许诺一定会隆重操办秋香的婚事。
秋香也算是命运多舛,连着两件事都使得她站在了徐家的风口浪尖上,秋香的大名如今可谓是家喻户晓。幸运的是她跟了徐灏,每次事后皆会因祸得福。
至于被徐济偷看了身子,除了受到了羞辱之外,身为丫鬟并不会引起人们的轻视,被主人用过之后嫁人的丫鬟比比皆是,这也是身为家奴的宿命了。
老太君觉得做的还不够,走在园子里的时候,当众说道:“今后这里除了灏儿之外,任何男人都不许随便进出。如今汶儿已经成亲,济儿眼瞅着将要成亲,既然都长大了,自是不便再与妹妹们来往过于频繁。还有淞儿那个没良心的,等他回来就勒令多学学他三哥,好生用功读书,不考上个童生,就不许他随意进园子里玩耍。”
一边的刘氏气得够呛,心说您老未免太偏心了吧?老三进宫还没有下文呢,这就忙着立规矩讨好一个孙子?不过老三确实是厉害,又一次不动声色就揽到了天大的头彩。
不行,我得把淞儿叫回来,都呆在燕王府快一年了,也没见混出什么出息。还不如和老三在一起呢,保不准就被提携进宫见到皇上,从而赏赐个一官半职。
如此一想,刘氏几步走到萧氏身边,亲热的搀着嫂子的胳膊,笑着说起了亲密话。
走在她们身后的朱巧巧见状笑了笑,她早打定主意今后多和二太太走动联系。因为她很欣赏萧氏的精明和果断,最重要的是志同道合,今后好生请教下太太关于驯夫的法子,也好用在自己丈夫身上,何况还有徐灏这一层紧密关系。
再说二房今后的前途看样子不可限量。至于将来好友凝雪嫁过来后,会不会与自己争权?到时再作计较也不晚。
自己的公公一介粗鄙武夫,今日的说话行事令人失望,婆婆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没有什么主见,处事糊涂。朱巧巧观二老爷的为人,觉得和徐灏一样锦绣于内,属于深藏不露的老狐狸。
三老爷就是一介书生,醉心于仕途,可以不必理会;对于三太太刘氏,朱巧巧向来最瞧不起商贾之女,因此不想过多亲近对方,面上做到恭敬亲热也就够了,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当然,朱巧巧最重视的还属老太太,而老太太今年六十岁,身体健康,看样子活到七老八十没什么问题。老人家在徐家的地位高高在上,一言九鼎,乃是全家人的主心骨,必须奉承好了,有了老太太和徐灏撑腰,如此自己在徐家的地位就会稳如泰山了。
此外朱巧巧觉得徐灏对待老太太的态度也不同于任何人,就算亲爹亲娘都没有老太太一句话来的管用。
她自然不知徐灏对自己故世的奶奶姥姥的感情特深,现在渐渐把这份思念之情全部转移到了老太君身上。对徐灏来说,父母依然在世活得挺好,徐庆堂夫妇只能算是替代品。
而祖母外祖母则全都不在人世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份遗憾身为子女都应该明白。
ps:咱们的成绩一直很稳定,欣慰!都是托了大家的福。
貌似从没求过收藏,还没收藏的好汉好歹顺手点一下呗,推荐票都砸到小钗的身上呗!
汪汪!摇尾乞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