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05节

作品:《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他不要求学生都像是邱会安一样,去努力成一个世界猜想,但最少硕士论文内容也不能太拉胯。
    在相对轻松的生活中,王浩也期待起了交流重力研究的技术交换,因为他暂时没有研究后续的想法思路。
    没有想法,就无法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如果能从技术交换上得到灵感,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研究,超导的基础理论又可以继续完善,交流重力的研究也可以再提升。
    这是很值得期待的。
    同时,王浩也进行着研究的思考,他的《超导半拓扑——新型几何》论文,已经发表在了科学院旗下的《数学学报》。
    论文是纯数学内容,就是有关王氏几何的定义、性质,以及研究进展。
    在交流重力的研究上,王浩也是有个思路的,就是以数学结合实验去找方向做后续研究,而不是纯粹做实验分析来构造新型几何。
    但是想以数学的研究去结合实验是很困难的,因为就连新型几何相关的拓扑研究,都有些背离拓扑学。
    所以王浩才称呼为‘半拓扑’。
    “如果能以代数几何的方式,用一种特定方程关联新型几何图形,那么就能够真正去用数学表达,而不是依靠实验摸索着利用定义的方式去做表达。”
    王浩觉得这才是正确的方向,他希望能够建立方程与图形的直接关联,但其中就牵扯到一个拓扑问题。
    这个拓扑问题还有些背离主流的拓扑学,就让数学方向的研究有些尴尬。
    王浩认真思索着,他注意到了张志强,正在对着电脑忙碌,就走过去开口问道,“张哥,问你个问题。”
    “你问?”
    “你设计了一个符合实际需求房子,却发现房子背离了主流路线,无法套用其他房子的修建方法,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
    面对这个怪异的问题,张志强沉默了一下,试探性的回答道,“要不这样,研究一下其他房子的修建方法,然后改一改?反正符合实际需求就可以用了。”
    王浩继续追问道,“如果改了以后,需求上就会受一些影响呢?”
    “这个……”
    张志强犹豫着说道,“那就适应一下吧?比如,我本来想着买个140平米大平层,想着里面的面积肯定不小,结果现在才发现,除去公摊和墙体,里面就只有一百平米。”
    “能怎么办?只能慢慢接受啊……”
    他说着话音里满是心酸。
    门口忽然传来朱萍的大嗓门,“还适应什么啊!”
    “我都能自己设计房子了,就自己建自己的,管什么主流不主流!”
    “谁要是说的我建的不好,我非找他打架不可!”
    张志强撇撇嘴小声嘟囔一句,“这什么跟什么啊……”
    王浩拧着眉头想了一下,顿时睁大了眼朝着朱萍竖起大拇指,“朱姐,有道理啊!”
    张志强愣愣看着,“她说找人打架?有道理?”
    王浩肯定的点头,“很有道理!”
    朱萍顿时眉开眼笑,还朝着张志强挑挑眉,仿佛再说‘看到没有,王浩说我有道理’。
    张志强被挑的有种吐血的冲动,他被排除在千万大项目之外就罢了,连朱萍说的话都变得比自己有道理了?
    他脑中不由得出现了一个落寞男人的悲伤背影……
    风萧萧兮~~
    第二百一十九章 科学家就是这么大公无私,就是这么乐于助人!
    王浩觉得朱萍说的很有道理。
    既然自己设计的房子才符合一切要求,那么就自己建自己的房子,根本不用管主流的建造方法是什么。
    放在研究中也一样。
    他所研究的‘半拓扑’,一些内容不符合拓扑学的模式,既然如此,就给出新的拓扑定义,而不是非要去符合常规拓扑学内容。
    王浩发现自己的思维还是受限了。
    当了解大量‘被定义为正确’的知识内容,某些时候想法就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
    当想到代数几何和拓扑学关联的时候,他下意识的就想到了霍奇猜想,霍奇猜想被认为是打通拓扑学和代数几何的桥梁。
    但是他所做的半拓扑工作,并不符合主流拓扑学的内容。
    即便是证明了霍奇猜想,或者在研究上非常深入,把相关代数几何和拓扑学联系在了一起,也对于他的数学工作没什么价值。
    既然如此,就给出一种新的定义,以代数几何为基础做新的拓扑研究。
    王浩思索的想着,“如果能塑造出新的拓扑定义,并联系代数几何,也算是给数学学科的大一统做贡献了吧?”
    他按照这个思路去思考,觉得还可以加入数论的内容,以多学科内容为基础,建立出全新的拓扑体系。
    这个方向的研究,他自己做并没有什么把握,因为他对于代数几何以及拓扑学并没有深入的研究。
    王浩思考了一下,决定去问专家的意见。
    考切尔-比尔卡尔,菲尔兹获奖者,水木大学教授,代数几何领域的专家,尤其是高维度的双向几何,更是专家中的专家。
    王浩把问题进行了总结,然后写了一封邮件,发给了考切尔-比尔卡尔。
    当天下午的时候,他就收到了比尔卡尔的回复,内容就只有一句话,“这和彼得-舒尔茨最新研究很相似!”
    “——!?”
    王浩看到回复的消息愣住了,他赶紧查找彼得-舒尔茨最新的研究,只是简单查找一下,就发现了内容。
    彼得-舒尔茨是国际上最顶级的数学家之一,也被认为是最顶级的天才之一,他的研究动态是很受关注的。
    他最新的研究,就是在计算机辅助下,对于数学理论进行大一统研究。
    数学界早已进行理论的大一统研究,和物理力学的大一统不同,数学的大一统说的是把完全不相关的学科联系在一起。
    比如,代数几何和拓扑学。
    比如,数论和几何。
    最初的“大一统”数学理论,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罗伯特-郎兰特提出的,他认为,即使数学中没有关系的分支也可能是相关的。
    因此,朗兰兹提出了指引数学界发展的伟大构想——朗兰兹纲领。
    “数论、代数几何和群表示论这三个相对独立发展起来的数学分支,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而正是一些特别的函数使这些数学分支联系在一起。”
    朗兰兹纲领堪称实现数学大一统的宏伟蓝图。
    彼得-舒尔茨则一直进行研究,他发现对于几何、泛函分析和p进数这三个领域的大一统相当困难,因为它们之间并不兼容,他和哥本哈根大学的达斯汀-克劳森,一起推出了“凝聚态数学”的计划,目的就是想要实现从几何到数论各个领域的统一。
    彼得-舒尔茨的最新成果认为,“凝聚态数学的关键点是重新定义拓扑的概念,这是现代数学的基石之一。”
    “几何、泛函分析和p进数,尽管它们涉及完全不同的概念,许多结果在其他领域都有类似之处。”
    “一旦以正确的方式定义了拓扑,理论之间的类比就会被揭示为同一个‘浓缩数学’的实例。”
    彼得-舒尔茨最新的研究,是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写出了代码,并决定组建一个团队,对代码进行完善。
    王浩了解了彼得-舒尔茨的最新研究后,马上去查看了公开发表的论文。
    他发现彼得-舒尔茨的研究,也是对拓扑进行重新定义,只是定义的方向和他不同。
    “舒尔茨的方向,是在多学科的相似方向上进行拓扑的定义。”
    “我的方向是以代数几何为基础,结合其他学科有用的内容,来进行针对性的定义……”
    “方向是类似的,但内容完全不同。”
    这下王浩明白过来。
    虽然两人研究的内容不同,但因为同样是对于拓扑的新定义,彼得-舒尔茨的工作还是很具参考价值的。
    他感觉自己找到了方向。
    当然了。
    想确定一项全新的研究,就必须拥有足够多的基础,接下来他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和考切尔-比尔卡尔不断进行邮件交流。
    邮件交流有个好处,就是工作时间看到消息,有时间就回复一下,不会太过于打扰,尤其他们谈的是学术问题,往往一个问题不能第一时间想到,也很难进行直接的对话。
    在邮件的相互交流中,王浩也感觉收获很多。
    他明确了研发的主方向。
    建立任务——
    【任务二】
    【研究项目名称:构建单方向的半拓扑体系(难度:s)。】
    【灵感值:0。】
    ……
    水木大学。
    考切尔-比尔卡尔给学生上完了课,回到办公室的路上正好碰到了邱成文,他们就一起说了几句话。
    邱成文说起了王浩最新的成果,感叹道,“王浩实在是太让人惊讶了,我完全没有想到,他去做物理的研究,结果竟然研究出了一个超导定律。”
    “当时看数学家大会,他作报告的时候,还以为他会以这个方向去慢慢探索电磁力的问题,结果出了这么一个成果,估计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吧?”
    “菲尔兹加诺贝尔,他也成史上第一人了。”
    邱成文的话语中满是感慨。
    比尔卡尔感兴趣的说道,“王浩确实是一个天才,他最近在研究以代数几何为基础,去构建新的拓扑体系。”
    他不充了一句,“这个研究可能和他的王氏几何有关。”
    “你怎么知道的?”邱成文有些惊讶的问道。
    比尔卡尔笑道,“最近我一直在和王浩用邮件联系,他问了我很多高维度双向几何方面的问题。”
    “哦?”
    比尔卡尔继续道,“他还说过一阵子要来首都,和我当面交流,并希望和我共同进行研究,我对这项研究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