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作品:《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朕不仅给你们时间,还会再给你们银子。”
在众人紧张之时,崇祯皇帝转过身来,开口道:“武备院所涉足的诸多领域,朕只是粗懂一个皮毛,关键还是在于你们。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具体如何钻研,朕不清楚。
但朕希望武备院上下,能够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耐下心的好好从事这些所涉足到的领域。
大明今后能否改变,能否中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看你们武备院这边,能钻研出多少新的东西。”
“臣等谨遵上谕!”
宋应星、焦勖、毕懋康他们纷纷作揖应道。
涉足科技领域的探索和发展,根本没有任何捷径可以借鉴,唯有持续不断的钻研,持续不断的砸银子。
崇祯皇帝能做的事情,就是将所知的那点皮毛,讲给宋应星、焦勖这些大明英杰,让他们聚在一起,心无旁骛的从事各种研究。
和西洋传教士相互探讨,尽可能多的碰撞出火花了。
此外崇祯皇帝就是不断地掏银子,避免武备院缺少银子的支持,而被迫陷入到停滞不前的状态。
武备院所钻研的领域既然做了,就不能半途而废掉,不然崇祯皇帝就亏大了,前期投入的银子全打水漂了。
“关于膛线机的研制,进展的怎样了?”
从车间里出来,崇祯皇帝看向毕懋康,询问道:“据勇卫营、神机营等处所传军报,配发的那些燧发火铳,在战场上起到的成效不错。
不过在朕看来,燧发火铳只是一个开始,朕所讲的线膛燧发枪,会给火器带来全新的突破和改变,包括弹药的改变。”
“臣……”
毕懋康眉宇间流露出些许低落,拱手请罪道:“臣还没能钻研出来,刻画膛线一事,难度太大,需要攻克的难关太多。
即便是手工进行刻画,残次品依旧是居高不下,臣……”
“好啦,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崇祯皇帝见状,笑着宽慰道:“卿家所做的事情,其中难度有多大,朕心里是清楚的,没事,慢慢来,朕有信心,卿家一定能做好的。”
现阶段西山所取得的成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靠崇祯皇帝堆银子,给堆出来的,一旦说失去了银子供应,那很多涉足的领域,必将会陷入到停滞不前的境遇。
但是那又能怎样呢?
想叫大明实现改变,不走这条路,根本就无路可走,就算银子出现问题,崇祯皇帝也会想尽办法去解决,而不是砍掉武备院所涉足的领域。
第二百六十三章 党争版吏治革新
崇祯皇帝开始缺银子了,西山体系、直隶建设、天津开海、京营重建、辽东供需、诸厂孵化……
太多消耗钱粮的谋划,前期落实的阶段,皆是靠内帑调拨供应的,这些都是以‘百万两’为计去投的。
现在围绕大明北方诸省的改变,开始脱离原有的历史轨迹,不再像原先那般乱糟糟,已然有了乱世下复苏的迹象。
这是好事。
诸多谋划的前期整体奠基,依靠内帑持续供应,算是夯筑牢靠了。
时下只要大明北方不乱,边地不受建虏和蒙鞑的侵袭,将此发展势头保持下去,那北方诸省的内循环,就可以逐步形成,并开始稳固起来,依靠天津这处对外口岸,给北方持续输入活性血液。
“李自成、刘兴祚啊,千万别叫朕失望啊。”
看着内帑的各项支出,各处所取的进展,崇祯皇帝感慨道:“朕的很多身家,先前都持续稳定的投下去了,能否持续调节大明北方诸省,就看你们在辽东所取进展了。
遏制住建虏扩张势头,最后竟靠你们来保障了。
王伴伴,近期军机处和司礼监,但凡有辽东的奏报,都第一时间呈递御前,不得有任何延误。”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道。
崇祯皇帝放下奏疏,看向御案上所铺舆图,以北直隶为核心,附带山西、辽前、山东、河南等地,一条条呈现接替四散的红线,在各处清晰的标注着。
只要接下来这两年间,大明不再受战乱侵袭影响,这些经济振兴的谋划,算是真正生根发芽,并给大明带来持续的改变。
唯一不可控因素,就是黄台吉所领建虏八旗。
毕竟建虏能侵袭大明关内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所以能否破坏建虏八旗,原有的扩张趋势,就成了重中之重。
被破坏了,那黄台吉就无暇绕道侵袭大明了,要面对所遇混乱秩序,力求他那尊奴酋之位不动摇。
未破坏掉,那黄台吉统御着建虏八旗,经短暂休整以后,就会发挥耕战一体的优势,再度靠侵袭大明来回血。
至于毗邻大明北疆的诸部蒙鞑,受张家口榷关、宁远榷关等先后开设,能通过贸易获取日常所需,短期内不会对大明发动侵掠行为,除非草原出现严重雪灾,但现阶段能确保基本稳定。
大明所重开的那批榷关,皆被崇祯皇帝层层设立屏障,使得其牢掌在朝廷手中,这也给国库增扩了稳固财源。
当崇祯皇帝思虑辽东战局,思索大明今后发展之际,彼时的内阁这边,却受周延儒、韩继思的影响,陷入另一种境遇下。
“眼下真是神仙打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