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作品:《争魏》 孙皓虽然被北国抓走了几年,但他的父亲孙和在江东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否则孙休驾崩之后,皇位怎么也不会轮到他。
当然,孙皓不是什么好玩意儿,但鉴于当下形势,必然会被有心人利用。
“大司马老成谋国,然年事已高……”蒋斌也劝谏道。
钟会原本就自负,现在进位越公,更加的孤高自傲,不过身边的得力大将都在劝谏,他也只能同意,“也罢,回去先会一会太上皇!”
第八百四十八章 病逝
荆州大战暴露出吴国非常多的弱点。
最直观的就是人心动荡,全靠陆抗撑着,才没有轰然倒塌。
自从吞并中原之后,吴军投降将领前后共有十九人之多,大多率领部众或者城池归秦。
大秦的疆土直接抵近长江。
当初吴人对钟会寄以厚望,希望他是扶危救难的诸葛亮,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江东还是那个江东,国中形势并未比孙皓在位时强多少,地方上的叛乱此起彼伏,军队调动频繁,百姓负担也没有减轻多少,钟会与陆家的暗斗,让江东更加风雨飘摇。
各地童谣不胫而走,传江南各地。
钟会在此时登上越公之位,其心昭然若揭。
江东的有识之士纷纷失望。
而北面大秦无为而治,这两年风调雨顺,中原各地均田减赋,任用马隆、张辅、庞青等人打压士族豪强,国力不断增长,对地方的控制也不断加强。
江东百姓看在眼里,荆襄、江夏、淮南、岭南等接壤之地的百姓纷纷携家带口投奔大秦。
到了年底,各郡统计上来的人口,超过户部的预估。
杨峥大为欣喜。
人口不是简单的数据,而是国家良性发展的讯号。
张辅调到山东之后立竿见影,专门跟士族豪强过不去,清理出大量人口和田地。
不过半年内,针对他暗杀、袭击,多达十七次。
有五次“山贼”不知怎的杀入城中,攻打官衙。
山东豪强的对抗比蜀中豪强更为激烈。
但张辅是“过来人”,早有准备,麾下八百中军精锐,杀的“山贼”丢盔卸甲。
兖州驻扎的两万铁骑应声而动,直奔山贼的老巢。
武力对抗不可能,就转为流言蜚语。
山东各郡弹劾张辅的奏表如雪花一样飞入大兴城。
什么贪赃枉法、欺压良善、勾结贼人、意图不轨等等,杨峥看的只想发笑。
动静越大,说明张辅办事越有力度。
汉武帝时就启用了张汤、杜周、王温舒等酷吏打击豪强富商。
曹操也启用满宠、杨沛、杜畿等人,打压豪强,连宗室都不手软。
治国肯定不会一团和气,杨峥从来没有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想法,治理天下如履薄冰,走错一步,就会万劫不复。
曹丕如此、曹叡也是如此,历史上的司马家看似赢了,却带着华夏向黑暗深渊狂奔,司马家从上到下就是错误……
凡是弹劾张辅的奏折,杨峥全都交给镇抚司,去查查他们的底。
“父皇为何不动幽州豪强?”杨旭问道。
“你说为何?”杨峥笑道。
杨旭也就找个话说说,道理自然明白,“幽州本是苦寒之地,豪强能戍守一方,抵御外族,打压他们,会消耗他们的实力,外族会壮大。”
杨峥点点头,“旭儿可见过黄河?”
班固的《汉书》中有言:河水重浊,水一石而泥六斗。汉时百姓咸称“黄河”。
“自然见过,只不过经常泛滥成灾。”
“凡事有利有弊,河水重浊,却能灌溉两岸田地,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君之道,见其害亦要见其利,权衡利弊。”
其实主要想说的是平衡。
穿越之前,杨峥对士族豪强恨之入骨,但这么多年的过去了,早就不那么天真了。
没了士族豪强,会有宗室勋贵,没有宗室勋贵,地方上会有士绅……
总会有东西无声无息的成长起来。
总有一款会适合你。
没有东汉的外戚、宦官,魏晋就长出士族豪强,唐末没了士族豪强,长出了牙兵牙将……
弱宋没了牙兵牙将,全国都是没节操的文人,被别人骑在脑门上欺负。
杨峥觉得士族豪强虽然不怎么样,但毕竟有那么一丁点节操,比起宋、明时的文人还是强一点点。
“儿臣懂了,士族豪强就是黄河,泛滥了就要打压。”杨旭两眼忽闪忽闪的。
杨峥欣慰的点点头。
完全消灭豪强,说实话,根本办不到。
除非杨峥学黄巢,杀的尸山血海,杀的中原千里无人烟,百里无鸡鸣,然后自己挂了,另一个版本的五胡乱华降临。
“陛下,南中有急奏。”赵阿七禀报道。
“南中?”杨峥有种不好的预感。
看了急奏,心中顿时一凉,霍弋病逝!
武陵之战,霍弋亲冒锋锐,虽然兵败,但也重创了陆抗。
只是,此时的霍弋已经六十七岁高龄了,这时代的南中、武陵都是蛇虫鼠蚁、瘴疫丛生之地。
霍弋本就年事已高,兵败之后自责不已,不幸染病,卧床三月,还是驾鹤西去了。
“苍天不佑,损朕一员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