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作品:《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雷婆会对他们发怒,但这些虔诚的信仰者第一时间认了错。
东越与南越的交界处。
章邯率领着军队不断地朝着腹地深入而去,脸上则是带着茫然无措的神色。
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个意思?
三天前,一路疾行厮杀的章邯没有任何阻碍的抵达了东越的腹地,甚至见到了矮小城池中的东越王。
那位东越王也是二话不说,直接投降了。
与此同时上交的还有「巫」的头颅。
在攻打百越之前,章邯其实是了解过这些百越蛮夷的,在他们的政权统治当中,「巫」的地位很高,甚至可以说是第二个『王』了。
而如今,两个王都在章邯的面前。
一个只剩下头颅,一个只剩下了想要投诚的一颗「赤诚的心」。
想到这里,章邯无奈的抹了一把脸,天上落下的雨水在他的脸上拍打着,他心里的思绪万千。
拿下了东越王之后,东越对于他来说就再也没有任何的阻碍了。
东越之处,有大片大片的土地,这对于善于耕种的中原黔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东越的地方其实就在现在的「苏、常」之地。
在我国宋代,严格意义上来讲是南宋的时候,就已经是有了「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的美誉。
这一方面是因为时代的不断更迭,南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另外一个方面也是因为这里的自然条件真的很优越。
江南地区能够得到开发的原因之一,其实就是因为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而如今,看到这大面积的「鸟田」心里不知道有多么的崩溃。
中原的田地都已经不够耕种,甚至到最后已经快要形成土地兼并了,最后还是杀了一大批当年的六国贵族才是换来的大批新的土地。
在这里,田地已经成了「鸟田」。
何为鸟田?
《吴越春秋》云:“禹崩之后,众瑞并去。天美禹德,而劳其功,使百鸟还为民田,大小有差,进退有行,一盛一衰,往来有常。”
《水经注》云:禹“崩于会稽,因而葬之。有鸟来,为之耘,春拔草根,秋啄其秽。是以县官不得妄害此鸟,犯则刑无赦。”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已经几乎靠天吃饭、差不多荒废了的田地.....
“有鸟来、为之耘。”
让鸟去耕种的田地,可不就是几乎荒废了的田地?
当然,这两本书中原本的意思大概并不是这个,但却是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头顶的大雨继续淅淅沥沥、哗哗啦啦的落下,落在地上,落在正在奔袭的大军身上。
章邯身上披着铠甲,手中握着长矛,眼睛中带着一抹凶悍的神色。
在攻打下来东越之地后,他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奔袭。
大军带着火炮继续朝着腹地前进,他这一次的目标是远在更南方的南越!
此次,他们最终的目的就是南越。
天海城的选址,便在南越境内,所以他们要将南越彻底清扫!
..........
会稽郡
一张张告示从郡守府内发出来,最近会稽郡的黔首们都是感觉到了紧张的氛围。
去年一年从郡守府内传出来的政令,都没有如今一个月多。
这么多的政令只能够说明两件事情,会稽郡要发生大事了。
当然,有些消息灵通的则是早已经知道了大事是什么,不就是对于百越的攻打么?
当年朝廷制定了一个所谓的「五年计划」,如今五年的时间已经是过去了一年,马上要进入第二年了。
大秦自然是要加紧步伐了。
他们如今都是生活在大秦的边界,所以对于战争的嗅觉都很敏感。
这一日,如同平常的往日一样,一张政令从郡守府而出,这里的黔首们则是在正常的起居生活、赚钱,为了让自己的这个冬天过得更好一些。
冬日是很难熬的,在破旧乡下、亦或者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甚至是零八年以前在一些乡村、甚至是十八线小县城中生活过的人最能够理解冬天的难熬。
寒冷的冬日会让一切都凋零。
身体能够感受到「冷」其实都已经算是好事了,最害怕的就是外面明明很冷,但你却已经感受不到寒冷,甚至感觉平常、或者没有任何感觉。
这样只能够证明你已经被冻得「木」了。
如此的人,距离死亡也已经是不远了。
贫穷则是这个冬日最大的敌人之一,没有钱就买不起柴火,没有柴火就无法取暖,就只能够硬生生的靠着自己的「一腔正气」去度日。
不必出门的「少爷」、「小姐」们倒是还好,但那些正经的普通人却不可能不出门。
他们需要接触「冷水」、需要接触外面的冰冷,甚至没有保护双手的东西,他们的双手上出现了紫红色的冻疮。
手破了之后流血,甚至因为寒冷鲜血都无法流出,然后出现疤、出现血块凝结,最后再次因为冰冷的风、冰凉的水、以及没有任何保护却要继续劳动而流血,再次出现疤。
一层层的血块烙印在手上,到了冬天就会觉着很痒、又痒又疼。
这就是「冻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