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王嘉胤

作品:《替明

    胡广站住身子,神态专注地问道:“大哥,说起不沾泥,我想问下,你是怎么认识那个王嘉胤的?我怎么听得,你和他好像还关系非浅?”
    胡宽一听,略微有点诧异,不知道二弟为何如此关注?
    他也停住了脚步,想了下后说道:“以前,我们是属于同一旗的夜不收,王大哥大我十一岁,是我们的小旗。”
    看了下二弟的脸,然后继续说道:“我们同生共死,在战场上配合默契,又互相佩服,因此我们三人最终结拜兄弟……”
    “三人?还有一个是谁?”胡广一听,插话问道。
    丫丫也站到父亲身边,好奇地听着。
    “还有一个叫王自用,当时是二哥。”胡宽在说话的时候,显然也陷入了回忆,神情略微有点伤感。
    胡广一听,马上想了起来,王嘉胤带领不沾泥造反后,王自用也反了,领军和王嘉胤汇合,并以王嘉胤为首,原来是有这一层关系在。
    他有点好奇,继续问道:“大哥,这事怎么没听你说过?要不是因为那个不沾泥,根本就不知道你和王嘉胤还认识?”
    “是啊,爹,他们怎么不来我们家做客呢?”丫丫听到二叔的问话,也点点头跟着问道。
    胡宽先是左右四顾,看不到有人,只能远远望见建在山岗上的府谷县城。
    他心中掂量了一下,便低声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最终还是没联系了。”
    胡广明白王嘉胤在历史上的事迹,但却没听说过大哥胡宽的名字,他自然是要问个清楚,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因此,他连忙追问道:“大哥,到底是怎么回事,详细说说吧?”
    仿佛是二叔的跟屁虫一般,丫丫也跟着点头附和着:“爹,我也要听。”
    谁知胡宽却是脸色一沉,对丫丫喝道:“小孩子家听什么,去,你去那边看着,要是有人来就提醒爹。”
    丫丫嘟了嘴,不过却不敢不听爹的话,只好牵着马,走向道路左侧的一个小山包,那里的视野好,能看得更远。
    胡宽也不走了,就来到小山包底下,想坐下,但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新衣服,最终还是算了,就站着对跟过来的胡广说道:“你是大了,而且……而且厉害了,有些事情让你知道也无妨,大哥相信你。”
    听他这么一说,胡广心中就更是好奇,这里面的事情还很严重么?
    胡宽看出二弟心中想什么,声音低沉地说道:“天启年间,我大明在辽东和建虏的战事,连番失利,其中有很大一个原因是夜不收损失过多,以至军情缺失,只能被动挨打。”
    “因此朝廷决定从九边抽调夜不收精锐前往辽东,我们这一旗夜不收也在被抽调之例。”
    胡广听了,脑海深处好像隐隐有点记得,但不清楚,毕竟他并没有融合原来胡广全部的记忆。
    “建虏强悍,特别是他们中最精锐的白甲兵,更是厉害非常,我们明军的夜不收就是在他们的手中损失惨重……”
    胡广听到这里,眉头一皱,刚想说话时,胡宽却来个转折:“不过大哥不信,白甲兵也是人,难道能三头六臂不成?”
    他一听,当即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肯定地点了点头。虽然胡广一样没有实际见过建虏的白甲兵,但以他后世的经历,他又怎么可能怕了建虏的白甲兵呢!
    “只是大哥刚到山西大同地界,就身染重病,经恩准回家养病,并没有去成辽东。不过后来有人说在清水看到王大哥了,我不相信,病好之后就找了过去……”
    胡广根据记忆,心中隐约猜到了什么原因。
    果然,胡宽的意志有点低落,看样子,像是现在还有点介意,只听他道:“大哥和二哥偷偷跑了回来,也没再回军营,反而……反而……”
    反而了两次还反不出来,胡广奇怪了,连忙问道:“反而什么?”
    胡宽没有马上回答,抬头看了下不远处丫丫的背影后,才压低了声音说道:“反而干起了梁山的买卖!”
    《水浒传》从元末明初就开始流传,眼下是崇祯年间,早已传了两百五十多年,因此大明百姓基本上都有听说。
    胡宽不忍直接说王嘉胤当了强盗,用了隐晦点的说法。
    胡广听了,并没有一丝诧异,也没有义愤填膺,只是有点好奇地问道:“那接下来呢?”
    胡宽对他的反应微微有点诧异,听到他问话,就继续说道:“大哥见我无恙自然大喜,他也知道我的能力,便极力拉我入伙……”
    说到这里,他低下头,长长地叹了口气,显然这个事情让他很不开心。
    “道不同不相为谋?”胡广见此,嘴角微撇,忍不住问道。
    胡宽没发现,情绪低落,点了点头道:“我们以前作为大明军中的一员,保国安民,和鞑子生死相搏,这转眼就去做梁山的勾当,祸害乡里,这……这这么说得过去么?而且……”
    “而且什么?”胡广不动声色,马上问道。
    胡宽抬起头看着二弟,沉默了一会,像是在考虑要不要说。不过最终他还是说了:“而且他志向不小,怕是不愿只当一个宋江!”
    “哦?”胡广有点好奇了,忍不住哦了声。
    胡宽这时有点奇怪了,怎么二弟听到刚才这些骇人听闻的消息,竟然一点都没吓到?
    不过他想起二弟从容不迫地假扮锦衣卫一事,便明白二弟已经是沉得住气的人。
    胡宽心想大哥那就点明了关键,二弟总该闻之色变了吧!他压着声音,盯着胡广的脸,低声严肃地道:“他暗地里干买卖,所得收入用来广布恩德,收买人心,结交了很多江湖中人。明面上成了人人称赞的及时雨,就连当地的官府中人,都很敬佩仰慕他。大哥估摸着他怕是时机成熟,非造反不成!”
    胡广一听,微微点了点头。他记得陕西各地农民起义之后,都带队伍来投奔他,哪怕规模比他大的队伍也不例外,原来关键是在这!
    他没说话,胡宽却面露吃惊之色了,诧异地问道:“二弟,你听闻有人要造反,你就不吃惊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