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躺着赚钱
作品:《大宋好官人》 “唯一铸币权?这有何用?”秦元不禁有点蒙圈了,这好像颠覆了他的认知。铸币权,那有什么用?
“名不正,则言不顺。”张正书胸有成竹,他太清楚这铸币权的威力了,不仅仅是金属货币,还有纸质信用货币,没有铸币权,那还怎么凭空生钱?至于还有人私自铸币?那好,叫朝廷去查禁。张正书要的是一个态度,因为他知道这铸金属货币的行为是屡禁不止的,只要有利可图。
但是嘛,张正书的冶炼技术让别人根本无从模仿,那就等于铸币权全在张正书手中了。
张正书的计划也简单,先是“劣币驱逐良币”,用先进铸造技术的铜钱,辅以银行的利息,把大户人家手中的铜钱置换出来;然后,张正书再把旧铜钱熔铸成新铜钱,这样一来,钱荒就得到解决了。只要看到了铜荒解决的希望,不管是谁做皇帝,都不会动张正书的。当然了,如果不是赵煦做皇帝了,一旦新皇他们看明白了金融是怎么玩的,肯定会踢开张正书的。
不过,要解决铜荒,非要个五六年时间才行,这期间足够张正书布置好后路了。
要是张正书再狠一点,顺带把纸币都弄出来,却丝毫不提要怎么样限制发行。等新的皇帝踢开张正书,自己来把控银行之后,他就发现,大宋的经济莫名其妙就崩溃了。
因为按照人的贪婪,如果知道纸币只需要印出来就可以攫取财富了,他们岂会轻易停止印制纸币?
从宋朝交子、明朝宝钞等等都可以看得出来了,这是必定肯定以及确定的事。
宋朝的交子也好,明朝的宝钞也罢,因为滥发,所以到了最后一文不值,擦屁股都嫌硬。
清朝吸取了教训,才控制发行量。但是清朝的银票,也不是等值的,因为发行得多了,常常一百两的银票,最多也就能七八十两而已。要是到了后来,清朝官票的滥发,一百两也就等于十两银子了。
可以说,金融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要是落在官员手中,分分钟都能玩出花来,最后自然又倒退回金属货币上面了。
清末民初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那时候纸钞已经很成熟了,但是人们还是信赖铜元、银元和金条等金属货币。为何?就是因为纸币滥发,根本没有价值了。
可以预见,如果不是张正书的来掌舵银行,这样的情况绝对是会发生的。
到了那时候,大宋的经济就会遭受重击。别说制裁西夏和辽国了,能保住自身都算不错了。唯一的就是苦了大宋的百姓,拿着一堆废纸,欲哭无泪。
张正书选择性地把这些个情况和秦元说了,听得秦元一愣一愣的:“这……钱还能这么赚?!”
“怎么不行了?所以我一直说朝廷是捧着金饭碗在乞讨,换了我就不同了,我能让大宋的经济焕发新生!”张正书自信满满,且不说他手中已经握有数百万贯的新铜钱,更是因为铸币权在手,他可以掌控纸质货币出现的时机!只要等银行的信用起来之后,等各地银行建立之后,就可以推出兑票了。所谓兑票,就是在一处银行存了钱,拿到了凭证,就能到下一个银行兑换出来,最多扣除几文钱手续费。省却了携带大量铜钱、金银的麻烦,肯定会受到商贾热捧的。
这就是纸币的雏形,只要等这种“兑票”上的金额可以通用,可以拿来支付的时候,张正书就会顺势推出纸币了。
纸币这个大杀器一出,张正书就能躺着赚钱了。
那时候,就是制裁西夏、辽国的时候,除非他们不想和大宋贸易了。
这是一盘很大的棋,张正书早就向赵煦全盘托出了。这也是赵煦为什么能忍张正书的原因,换个人,赵煦早就丢他进天牢了,还能这么逍遥?
秦元听完了之后,猛地灌了几杯酒,才总算是把心情稳定下来。
“轩奴,你这……这心也太大了啊!”秦元的手都开始颤抖了。
张正书和曾瑾菡对视了一眼,然后才笑道:“怎么,怕了?”
“不,我……我恨不得立马帮你做成此事!”秦元激动地说道,“我原先只以为你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不曾想……”
“好了,这里有一本关于银行的书,你先认真看完了。”张正书把一本《银行守则》递给了他,“然后,你要定时给银行的雇员上课。别的我不管,要是银行出了差错,我第一时间就要找你的!”
秦元郑重其事地接过了这本《银行守则》,严肃地点了点头。一时间,他也觉得肩上的压力山大。
“小舅,吓到了?”
张正书没心没肺地笑道,“这算什么,以后可能要面对一堆文官的围攻呢!”
秦元满脸灰白,嘴里却死撑着说道:“没有没有,只是……轩奴啊,为何要做这等买卖啊,有那么多的买卖可以做。比如香水,香水就很好啊……”
“小舅,不瞒你说,我都打算把一些技术出让了。”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到时候,还能赚这个的钱么?”
“为什么要出让技术?”
秦元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个技术不应该牢牢地永远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吗?
张正书把作坊计划对秦元大致说了一下,然后才说道:“技术是会进步的,就算我没有把这些个技术出让,再过几年,别人也是会找到窍门的。而且,我也不是无偿出让技术,当然是要收钱的。谁花钱,谁得技术。公平,且童叟无欺。”
“那和银行有甚么关系?”秦元想不通了。
这时候,曾瑾菡笑着说道:“小舅,这你就不明白了吧?你想啊,得到了技术,这些作坊要扩大经营吧?没钱怎么办?还不是要来银行办理贷款?”
秦元也不傻,经过这么一点拨,他就明白过来了:“原来如此!”
没错,张正书的计划是一环扣着一环的,技校(试验室)、作坊(工厂)、银行,三个环节互补。试验室提供技术支撑,工厂进行量化生产,银行则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