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纪念馆
作品:《大明第一臣》 尽管已经有所准备,可冯国用走得还是太快了。论起年岁,他也不过是四十二岁罢了……一位将军,年富力强,本可以建立更大的功勋,但是却匆匆离去。
回顾冯国用的一生,他颇具战略眼光,谏言朱元璋渡江攻取金陵。不论是中原决战,还是平定关中。
冯国用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收复凉州,凿穿河西,恢复西域之地……本来他可以走得更远。
但即便如此,他也足以名列大明最杰出的将领之列了。
冯国用曾经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总结了三十多万字的耕战方略。他的所有心得体会,用兵韬略,都教给了部下。
不光是冯国胜,也包括傅友德、丁普郎等人,他没有半点保留。
冯国用虽然走了,可西征大军却在他的规划之下,继续高歌猛进,向着西域前进。
对于这位心腹爱将的离去,朱元璋心绪难平,加冯国用少保衔,谥号“武翼”,命国史馆陈列画像遗物,以供世人瞻仰凭吊。
官方隆重祭祀,民间更是感慨万千。
过去大明所向披靡,并没有如此级别的将领牺牲,因此大家伙都觉得我们会一直赢下去。
可是这一次却告诉大家,即便会赢,也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
想要恢复祖先的荣光,拿回属于华夏的土地,绝对不是写写文章,振臂呼吁几声就行的!
必须用兵,必须要打,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这不是一件可以马虎的事情。
有人或许要问,这样做值得么?
听说西北之地,一片荒凉,那里生活的百姓,皆是色目人,和中原迥然不同,根本没有必要收回来。
相安无事,过安稳的日子不好吗?
不打仗,就不会有牺牲。
这就是很多人的根深蒂固的观念,他们似乎忘记了,你可以选择不打仗,但是你的敌人一旦选择了战斗,你就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积极应战,要么闭目待锤。
毕竟你的希望,没法影响别人的意志。
只有你的实力,才能威慑敌胆!
好在持有这种天真想法的人,已经左右不了大明的决策,在朝中毫无影响力不说,甚至在民间,报纸上也懒得发表他们的文章。
报纸喜欢的是鼓励用兵,激励士气的文章。
眼下朝廷招募女兵,一起前往西域戍边。
为了光复故土,西凉王已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接下来我们或许还要付出更多,但是我们不会害怕,不会惶恐!
前赴后继,直到实现目标为止。
各地的女兵招募点,人数增加了足足三倍!
奉天门的对面,应天百姓,自发出工,协助修建国史纪念馆,只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就把一切都修建完毕。
一座雄伟的建筑,赫然出现在应天城中。
就在此时,护送冯国用棺椁的队伍,也渡过长江,回到了金陵。
码头之上,聚集了数以万计的百姓,大家翘首以盼,焦急等候着灵柩归来。
船只靠岸,冯国胜穿着麻衣孝服,最先走了出来,他的面色凝重,宛如一块冰,,自从兄长去世,他就没有再笑过。
如今重回应天,放眼看去,无边无际的人群,都在这里等待着,那种期盼,重视,让冯国胜的心略微舒服了些。
兄长到底不是白死了,这么多人,还都记着他,等着他!
“大哥,你的在天之灵,可以告慰了!”
冯国胜默默在心里说着,随后他让手下人,从船舱里抬出一面金牌,然后就下了船。至于冯国用的棺椁,并没有随着回来。
当穿着素白衣服,扛着金牌,从人群当中走过的时候,面对这面意义丰富的御赐金牌,人们纷纷跪倒,隐隐有哭声传来。
想当初,岳飞北伐,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十二道金牌,断送了恢复中原的希望。如今天子提前赐下金牌。
明军将士,高歌猛进,光复大都,收复关中,拿下凉州,叩开河西大门。
宋以昏聩,断送江山。
明以英睿,成就大业。
一块金牌,两个王朝。
在国运言之,天差地别。
对于领兵名将来说,个人命运,更是毋庸多言。
就连百姓,也能清楚感觉到,在大明,他们体会到的是慷慨激昂,是创业维艰,高歌猛进的代价。
回到宋朝,他们能感觉到的,就只剩下风波遗恨,无尽的屈辱,还有沦为奴隶的悲叹。
冯国胜带着金牌,进入金陵城,在无数军民百姓的注视下,步入奉天殿。
“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行了大礼之后,冯国胜又沉声道:“启奏陛下,遵照西凉王遗愿,已经将他的遗体安葬凉州城外。他说要时刻盯着将士们,只许向前,不许后退。收复西域之战,不允许任何人有半点退缩!他此去已经无法返回,只有将金牌交给陛下!”
说完,冯国胜五体投地,泪水奔涌。
朱元璋虽然已经得到了呈报,可是从冯国胜口里说出,依旧让他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猛然,朱元璋看向了那块金牌。
当初赏赐金牌的场景,历历在目,恍若昨日。
朱元璋断然道:“传旨,将这块金牌速速送至国史馆,供奉起来,以为镇馆之宝!”
下面人连忙答应,从冯国胜手里接过金牌,转身下去。
随后朱元璋看着冯国胜,又道:“咱加封你为征西大将军,赐金印,节制西征诸将。”
老朱突然的加封,让冯国胜一愣,他下意识抬头,迎面正好撞见了朱元璋的目光。
按照当初设想,朱元璋是有意让朱文正接替冯国用的西征大都督。
可是此刻,朱元璋临时改变了主意。
“冯国胜,你可有把握,做到你兄长的程度?”
冯国胜一怔,只能老实道:“若以今日而论,臣远不如兄长,若以他年而论,臣,臣必胜过兄长百倍!”
“好,有志气!冯国胜,你记住了,替咱打下去,替大明朝开疆拓土,给咱灭掉蒙古诸藩国。打出比汉唐更盛的国威!”朱元璋朗声勉励。
冯国胜渐渐涨红了脸,他知道,这不是自己一人的功绩,更是兄长的遗愿,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臣,遵旨!”
冯国胜朗声答道,随后他立刻道:“臣恳请陛下,准许臣尽快出发,军情如火,臣一刻也不愿意多留。”
可这一次朱元璋并没有答应他,而是说道:“冯国胜,你先不要着急,西凉王的金牌需要择吉日送入国史纪念馆。至于另外一方面,各地已经有上千女兵,投身行伍,从军报国。这一次你返回凉州,就把她们带过去!”
冯国胜大吃一惊,“陛下,凉州苦寒之地,男人尚且生存艰难,女兵何以为生啊?”
老朱道:“不论男女,皆是大明子民。她们也有为国效力之心。更何况男耕女织,夫唱妇随,只有互相配合照顾,才能扎下根来,安安心心,守住疆土。”
冯国胜愣了片刻,他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些女兵竟然是帮着他们解决最紧要的问题,想到这里,冯国胜大喜过望。
“臣代将士,叩谢天恩!吾皇万万岁!”
等他谢恩之后,张希孟才道:“冯将军,当初大唐安排兵将驻守西域,安史之乱以后,交通断绝,守军无法回来。他们驻守西域,直到白发苍苍,此心不改,最后被消耗一空。那是个很悲壮的故事。”
“这一次我们向西用兵,不管是男子汉,也有巾帼英雄,我们不光要拿回土地,还要生生世世,生息繁衍,永远以最好的状态,守住故土!你可要听好了,这些女兵不是去伺候那些糙汉子,不是给他们当侍女丫鬟……他们也是有军籍的战士,是去并肩战斗,你明白吗?”
冯国胜再三沉吟之后,用力颔首道:“将士一致,军民一致!要是谁敢欺负女兵,或者成亲之后,相公娘子闹起来,我一定严惩不贷!”
张希孟含笑点头,“就是这个意思!你先不要着急,稍微等几天,很快第一批女兵就会凑齐!”
冯国胜应了下来。
数日之后,应天百姓,扶老携幼,走出家门,向着最新落成的国史纪念馆而去。
在此之前,应天的将士,还有太学生员,悉数到场。
人群中间,朱棣,还有其余武学成员,都排着整齐的队列,凝视着前方。
一向作天作地的朱老四,此刻一语不发,神情肃然。
终于,冯国胜在万众瞩目当中,出现在百姓的前面,在他的身后,是那一块金灿灿的令牌。
张希孟已经等在了门前,他同样神情肃穆,引领着冯国胜进去,他们一直走到了一面画像之前,停下脚步。
看到了栩栩如生的兄长画像,冯国胜拜倒在地,失声痛哭。
张希孟就在旁边默默注视着。
待到哭得差不多了,张希孟才请冯国胜出来。
等他们退出,又有人将一个红木盒子送到了张希孟手里,在盒子之中,正是朱元璋让人打造的征西大将军之印。
张希孟对冯国胜道:“令归馆中,印出君上!公承接此印,当为国西征,凿穿西域,重现汉唐之盛!”
冯国胜立刻抱拳拱手,“冯国胜义不容辞!”
说完,他单膝点地,接下了大印。
刹那之间,军民百姓,齐声叫好,见证着了不起的一幕,继承遗志,继续开疆拓土!
人群中的朱棣,瞪大了眼睛……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原来自己的征西大将军,就是过家家,人家这个才是真的!
从纪念馆回来,朱棣默默在座位上又加刻几个字:立志成为征西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