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149节

作品:《小知县

    纪知县在要东西?
    要田地?
    纪炀神色如常,随便指了一块:“那边就不错。”
    现在已经临近太新县,这块土地确实不错的。
    众人面面相觑,纪炀又道:“刘县丞,你来办这事吧。”
    刘县丞:???
    你指着要裴家的地?
    还让我这个刘家人办?
    这个知县做事,一直让他们摸不清头脑。
    从他到太新县,就没发生过一件让人心里畅快的事!
    明明应该直接跟裴县令起冲突的。
    他不起,反而交好。
    明明问裴家要地,这时候要找裴家的,他不找,他找刘家。
    “对了,再帮我在本地雇些佃户帮忙耕种,怎么?可有难处?”
    刘县丞想到裴家主的脾气,要他家的地,还有他家的人?
    刘县丞满头大汗:“这事恐怕不妥,要不然让裴县令去办?他更熟悉裴地的事。”
    不管知县为什么要地,但裴家的东西,还是裴家人去商议。
    这种节骨眼上,他深知三家不能起冲突。
    而且这是知县应该有的土地,裴家多半还是会给的。
    但裴家给,跟自己刘家去要,那是两码事啊。
    谁要,都不能刘家,鲍家去要。
    这太不同了。
    知县这是要土地?!
    分明是在离间他们三家!
    不等他说完,纪炀看着他生笑:“原以为是个有用的。”
    ???
    这话,已经是在骂人了。
    纪炀看看玉县丞,没等他再说,刘县丞咬牙:“知县大人,此事我来办。”
    都是县丞,刘县丞原本就被压一头。
    如果再让玉县丞办成此事。
    不对,玉县丞去办此事,一定能成。
    到时候新知县更有理由不用他,原本裴县令已经压住他,再来个这位?
    短短一段话。
    分析下来其实是这个意思。
    纪炀索要属于自己的职田,大家都知道这是借口。
    但这借口太合理了,纵然裴家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虽然不能拒绝,但会不爽。
    这点不爽,是看经办人为刘家,更不爽的存在。
    纪炀明明可以让跟刘家,鲍家之外的人办,比如更熟悉的裴县令?或者自己的心腹?
    裴家依旧不会拒绝,不爽还会降低。
    那也可以,纪炀掠过最安全的裴县令,直接让跟刘县丞竞争的玉县丞去办?
    两者本就是竞争关系。
    你拒绝,你办不成的事,对方办了。
    结果不用多说。
    所以刘县丞知道是个坑。
    此事办了,他得罪裴家。
    此事不办,玉县丞踩到他头上。
    这让原本是太新县实际一把手的他如何接受?
    是坑。
    是个大坑。
    但也要闭着眼跳。
    纪炀看来,哪有那么多阴谋阳谋,不过是平衡关系跟稳定关系。
    现在拉裴家,打刘家,忽视鲍家。
    也只是顺手而为。
    他目的真的只是要田地而已!
    你们不要多想!
    哦,还要召集大家,商量商量修桥的事。
    这事还没忘呢。
    赶在明年之前,要把这事定下。
    还是以前潞州好,跟潞州知州哭哭穷,邀邀功就有钱花。
    不过潞州知州应该已经快到汴京了?
    他今年任期到了,就是不知道去哪个部门任职,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捋点羊毛。
    纪炀觉得顺手为之,甚至已经在想修桥的事。
    但众人看向他的目光,全都是复杂。
    这个人的脑子,是不是九曲十八弯!
    回到太新县衙门。
    刘县丞丧如考妣般阴沉着脸去办职田的事,裴县令欲言又止,满脑子都是裴家在清内鬼,抓住不少中饱私囊的人。
    所以刘县丞过去,肯定是触霉头,自己还是跟过去,至少让他们少吵几句?
    纪知县,是不是也想到这一点了?
    只有鲍主簿若有所思,看着知县案上那么多假卷宗,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纪炀扫视一圈。
    取了要拿的信件,回五斗院烤火去了。
    这个鲍主簿到底想通没有,他有点好奇啊。
    第73章
    纪炀取了信件回五斗院, 还看了鲍主簿一眼,看得鲍主簿目光深沉。
    自从纪炀到太新县, 这位就没怎么说过话。
    但依玉县丞跟韩潇的查探, 这太新县里,属他的人最多,都是不起眼的位置, 却最能探听消息。
    所以自己要修桥的事,他应该知道了吧?
    鲍家就没什么表示?
    如今的情形,拉裴家, 打刘家,忽视鲍家。
    鲍家其实并不在意, 他家知县安安稳稳种田屯粮。
    但如果说到修桥, 只怕他家最在意。
    之前说过, 鲍家在太新县的最右边, 也就是最东边, 而他们北边有山,南边也有山。
    几乎是两山相夹之地, 左边便是裴地, 但想来裴地, 必须经过那条几百米宽的河。
    最窄的地方也有小一百米。
    这样的位置可以想象一下, 。
    有战祸的时候,此地确实易守难攻。
    但平常可是运送个物资都难。
    往北过道天险,那地方是关外了, 往南翻座大山?不够累的。
    所以只能往东或者往西。
    东边同样是灌江府的地方,但荒芜得很, 要先把种的麦子卖出去, 只能往西走。
    西边的大河是必经之路。
    除非绕上百里的路, 算是勉强能过去,但那边又靠近山脉,山贼极多。
    相比裴家来说,他们就在中间,官道直通灌江城。
    刘家?
    刘家那边黑市贸易昌盛,往关外卖不成问题。
    只有鲍家,鲍家非常需要在鲍地跟裴地之间修一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