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迁都

作品:《纵横帝国之忠信天下

    陇右鬼卢部族长名为朗嘎,四十余岁,个子较矮,黑瘦黑瘦的,不过朗嘎虽貌不惊人,却不能小瞧于他,朗嘎此人极为多智。
    其父京藏杀了木波部族长,其后被金朝廷派兵攻破鬼卢部的寨子,并将京藏斩杀,鬼卢部此时已极为凶险,或被金人吞并,或落入其他部族的手中,木波部早已对鬼卢部馋涎欲滴了。
    当时朗嘎委曲求全,向金俯首称臣,金为了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就不允许木波部吞并鬼卢部,为此木波部结什角心中是颇有怨言,不过结什角因倚仗金朝廷,因此也不敢发作,只好采取蚕食之策,不断夺取鬼卢部的人口、牲畜等等,欲采取逐渐吞并之策。
    鬼卢部岂能甘心?于是两个部族之间不断争斗,两个部族之间的仇怨也是越结越深了。
    此日关陇黑旗军大帅忽然派人招朗嘠前往京兆府议事,此使得朗嘠心中是异常纳闷。
    黑旗军从金军手中夺回关陇之地后,天立刻就变了,关陇之地的天空变成了汉人的了,朗嘠也曾经去过京兆府,欲得到大宋的支持,从而抵挡木波部等部族的侵蚀。
    不过当时因黑旗军刚刚夺回关陇之地,万事诸多,同时也不敢轻言支持哪个部族,因此朗嘠是无功而返,没有与黑旗军谈成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此时大宋黑旗军忽然招自己前往京兆府,朗嘠就异常纳闷,纳闷黑旗军为何如此?不过朗嘠还是欣然前往。
    朗嘠也不敢不去,黑旗军都能将强悍的金军揍得落花流水的,自己部族数千歪瓜裂枣,怎是黑旗军的对手?
    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
    。。。。。
    数日过后
    曙光初照大明宫,玉殿香风拂晓钟。
    环佩声声金阙响,旌旗阵阵紫烟浓。
    皇州阁道云霄散,禁苑高堂尘土封。
    蓬岛碧波今又见,含元虚里觅遗踪。
    赵忠信站在展开的《大明宫图》面前,瞠目结舌,赵忠信知道盛唐的强大,知道唐末被烧毁的大明宫曾经是多么的恢弘雄伟,可赵忠信还是被此幅《大明宫图》震惊住了。
    赵忠信仅从《大明宫图》就看到了曾经大唐皇宫,大明宫是如此的规模宏大,是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与大明宫相比,赵忠信现在所居住的临安皇宫就如同茅舍般的,是鸡窝与亭台楼阁的区别。
    “前朝长安城中主要有三座宫殿,分别是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谓之三大内,其中大明宫是其规模最大的一座宫殿,占地约五千亩上下,谓之东大内。
    其内共有九座城门,有两台、四观、六亭、六阁、八院、十楼、三十八门、五十六殿,馆、落、池各一,共有大小宫殿一百余座。”虞允文缓缓的说道。
    虞允文到了关陇之地上任之后,从府库翻出了《大明宫图》,于是就留了下来,并保存至今。
    今日虞允文就将此《大明宫图》献给了赵忠信。
    “只可惜唐末大明宫毁于兵燹,三次被焚毁,成了一片白地。”虞允文叹道。
    “兵连祸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赵忠信点头道:“只是我想不通的是,他们夺取政权就是,为何要焚毁宫殿?”
    虞允文摇头道:“具体是什么缘由,臣也不太清楚,不过大明宫第一次是被黄贼焚毁的,臣估计主要原因还是泄愤,为了发泄与唐军作战死伤无数的怒气,因此纵火焚烧了大明宫。”
    “黄贼?黄巢?”赵忠信问道。
    “正是。”虞允文点头道。
    “虞卿家,朕打算重建大明宫,你觉得怎样?”半响之后,赵忠信忽然开口问道。
    “什么?官家你的意思是。。。迁都?”虞允文闻言大吃一惊道。
    重建大明宫为了什么?定是为了迁都,重现大唐盛世,虞允文连此等意思都猜不出来,就不用做官了。
    “正是”赵忠信点头道:“卿家果然机敏,临安偏安足矣,然进取不足,朕自继承大统以来,一直在考虑此事,欲向北迁都,以恢复中原,卿家觉得京兆府如何?”
    果然如此,虞允文心中暗道,此次赵忠信前来关陇之地,并不只是建立大宋第一支大规模的骑军等事,而是另有目的,目前看来迁都也是他的目的之一。
    “官家”虞允文恭恭敬敬的答道:“陛下之宏图远略,微臣敬服之,可目前刚刚结束了战乱,百废待举,陛下目前又在行革故鼎新之举,此时万不可行此举,万不可轻举妄动。此时应当与民修生养息,待国富民强之时,再考虑迁都一事不迟。”
    赵忠信点点头,明白了虞允文的意思,虞允文说的较为委婉,此时大宋确实是百废待举,正是革故鼎新的关键时期,而迁都、重建宫殿,如此大兴土木,必将会是劳民伤财,涸竭民力,大宋不多的财力、物力也将会是消耗殆尽,也许就走完颜亮的老路了。
    赵忠信当然不会走完颜亮的老路,此时确实不是迁都的最佳时机,赵忠信只是有这个想法而已。
    “虞卿家说的是。”于是赵忠信点头道:“不过朕说了只是有这方面的考虑而已,并未说过现在就迁都,朕只是想听听你对迁都一事的看法,迁哪里较为妥当?关陇、建康还是东京?”
    虞允文闻言顿时放心了,想必赵忠信也是个能审时度势之人,要不然也不会坐上皇帝之位。
    于是虞允文答道:“官家,据臣了解,当年定临安为行在之地,也是颇有一番争论的。
    定都关中,则能防止金人西顾关陇之地,又能诏示中原豪杰为陛下所用,内忧外患,皆可消弥。
    当年知京兆府事唐重曾经上疏,献了三策,其一就是定都关中,以固国本;其二就是驻节南阳,控楚、吴、越、齐、赵、魏之师,以临秦、晋之墟,视敌强弱为进退;其三就是重建汴京或洛阳,据成皋、崤函之险,即可防备金军南下。
    唐重是极力反对引兵南渡的,如此一来,则国势微弱,人心离散,是下下之策。”
    赵忠信闻言微笑道:“到了最后,还不是定临安为行在之所了?”
    虽然宋人心目中开封仍是宋的京师,可数十年以来,临安已经成为了宋实际上的京师。
    虞允文叹了口气道:“此乃太上官家。。。哎,不说也罢,定都关中也有弊端,那就是漕运艰难,江南乃是我圣朝粮赋重点,若定都关中,再漕运供给关中,岂不是劳民伤财?此一也;其二就是粮赋重地岂能委以他人?其实臣以为只要江南官吏委任得当,又何必有此担忧?可太上官家。。。”
    赵忠信闻言看了一眼虞允文道:“我这个人,就喜欢听人说,不怕你言多,就怕你不言,因此虞卿家不必吞吞吐吐的,有话就说,不要忌讳什么,无论你说什么,均无罪。”
    虞允文闻言拱手道:“官家如天之明,臣深敬之,那么臣就斗胆接着说了,当年许多人都认为京都的选择,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建康又次之。
    臣以为襄阳与开封一样,是四战之地,襄阳除了长江之外,几乎也是无险可守,据臣估计,当年太上官家也是如此考虑的。”
    “临安不也一样吗?”赵忠信问道:“临安除了江之外,也是无险可守啊。”
    “官家”虞允文微笑着答道:“毕竟临安当时与金隔了一江一河啊,距离金人较远。”
    “呵呵。。。”赵忠信笑着摇了摇头。
    “建康你以为如何?”赵忠信沉吟片刻后问道。
    “建康乃是六朝古都,外连江淮,内控湖海,负山带海,为东南要会之地,待军势国势稍振,即可还驾中都,则中原可复,天下定矣。”虞允文答道。
    “这么说,你是赞成定都建康的?”赵忠信问道。
    “正是。”虞允文答道:“臣之愚见,请陛下定夺。”
    “嗯”赵忠信点头道:“那么最后为何又放弃了建康?”
    虞允文摇头道:“原因与襄阳同出一辙。。。”
    “哈哈”赵忠信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
    说到底,当年赵构及其众臣最后选择了临安,无非就是离金军越来越好,距离越远,逃跑的机会或准备逃跑的时间就多一些。
    可如此以来,将会是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也!
    赵忠信此时坚决要改变此事,不过不是现在,而是今后,待国力强盛之时,再考虑迁都一事。
    “官家,目前可不能行此举啊,恢复故土,乃是长久之计,需缓缓图之,欲速则不达。”虞允文最后拱手劝道。
    “呵呵,虞卿家,不必多虑。”赵忠信笑道:“朕明白这个道理。”
    赵忠信话虽如此,但赵忠信只要是认为时机成熟,会毫不犹豫行此举的。
    。。。。。
    “定哪里?臣妾看啊,定都苍山雪顶算了。。。”妙音怒气冲冲的哼道。
    啥?苍山雪顶?
    赵忠信闻言哭笑不得的说道:“我大宋国都定在你苍山雪顶上去?”
    “为何不行?大不了你到苍山雪顶继续做你的皇帝,臣妾伺候你就是,小白、小黑做你的臣子。”妙音仍是不服气。
    “哈哈”赵忠信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现在就让你伺候我。。。”
    “啊?大热天为何这么冷啊?”
    “你将人家衣服都脱了。。。所以就冷嘛。”
    “住口,赶紧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