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武举(四)
作品:《纵横帝国之忠信天下》 随着一阵锣响,主考官王庶、张九成面容肃穆率领其余考官及监考官、胥吏以及一队士卒走了过来。
吵吵嚷嚷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上千考生在胥吏的招呼下列成了整齐的队伍跟随科考官员们走向了武成王殿。
清晨的金色阳光洒在众人的身上,使整个考试现场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参拜武圣,一拜二拜三拜。”
大殿上供奉的是姜太公及历朝历代名将七十人的石像,众考生在考官们的率领下一起向姜太公的石像行礼。
赵忠信心里暗暗纳闷,怎么没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孙膑、白起呐?其实在宋代以前是有白起和孙膑的,武成王殿不算姜太公,共有七十二员历朝历代名将,在宋赵匡胤时期预与废除,原因是赵匡胤认为两人杀戮太重,不宜被后人景仰,其实作为沙场武将,哪个不是手上沾满了鲜血?慈不掌兵,善不为官,区别就是杀多杀少而已,白起也就罢了,确实杀的太多了,孙膑的军事生涯算得上比拟光芒的了,简直没有任何污点,但如今却异样被除名,那赵匡胤给出了什么样的理由呢?原来,在赵匡胤看来,孙膑的“在战场上彻底消灭朋友”的军事理念以及战法太过残暴。关于一名军事统帅来说,在战场上彻底消灭朋友有生力气是其最大成就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可在赵匡胤看来,这种做法过于残暴。于是孙膑居然由于本人“残暴”的军事理念而被从武成王庙中除名。
众考生参拜完毕就被胥吏引到各自的号舍。
又回“狗窝”了,赵忠信心道,“狗窝”中有两个架在砖墙中的木板,一高一低,高的写字,矮的是座位,睡觉时将高的木板抽下来架在矮木板上。
赵忠信摆上笔墨纸砚,还放了一壶煮好的“三道茶”。
今日考的是兵书大义,所谓兵书大义就是从《武经七书》中挑选出一些兵法注释,考生按自己的理解或引用前辈高贤的注说做出解释,要求文理通顺,兵书大义总共出十道题,武举考生能答出四道并且文理通顺即可定为一等,答出三道为二等,答出两道即为合格,否则就被淘汰。
其实在宋神宗以前,武举应试兵法大义都是考的是默写兵法,这样要简单的多,可这时候王安石不乐意了,上奏朝廷说甚么文举都已废除死记硬背的默写,为何武举还继续考默写兵法,于是就废除了默写兵法,改为按自己对兵法的理解做出自己的见解。
今日考五道兵书大义,都是取自《孙子兵法》,考题已被高高挂在号舍前的空地上。
赵忠信研好墨后,提笔将考题分别抄在纸上。
其中有个题目是孙子兵法当中的“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
还有个题目是孙子兵法当中的“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反之亦然。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赵忠信就这些题目分别作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了孙子兵法不能片面的看待,应全盘考虑,上述两题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在实际战争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对阵时表面上实力比敌方弱小,看似非防守不可了,可我偏要进攻,这样反而就符合了孙子兵法中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赵忠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就是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当然这些都应是随机应变的,不是死记硬背。并提出上述策略实施的条件等等。
不但如此,赵忠信还指出了《孙子兵法》中的不足之处,其中一条就是,孙子既不主张纯粹的防守,也不主张纯粹的进攻,他主张先守后攻,也就是先以守势建立军事的基础,然后再以进攻争取战争的胜利,力量不足时防守,力量有余时发动进攻,但孙子兵法中并未说明进攻中的防御与防守中的进攻的辩证关系,应防守动作中有攻势动作,进攻动作中有防守动作等等。
赵忠信还提了一条就是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有条件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前提条件就是先将对方打痛、打怕,才有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考生们有些交卷交的很快,有些还在苦苦思索,也有些人干脆在号舍里呼呼大睡。
这交卷里面还是有学问的,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宋太宗以前考生是以交卷快慢而定名次,谁交的越早谁就是状元,因此而造成了考生只重速度而不重质量,经宋太宗整治后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善。
赵忠信答完后,已到了申时,快做了一天了,于是赵忠信检查了两遍,招手示意后,过来两名胥吏,一名胥吏将赵忠信卷子上的名字用白纸封住,另一名胥吏将赵忠信的答卷抄写了一遍。
这就是防止作弊的誊录制度,因为有的考官熟悉自己亲朋好友们的字迹,所以考完的试卷统统重新誊抄一遍,再送阅卷官评卷。为此专门设有“誊录院”,用大批吏役抄卷。
可即便如此,也还是有科场舞弊的,而且在南宋还很严重,即使在锁院制实行后考官还是有空隙徇私的。除了通过考官徇私之外,还可以请托当权的大官僚,因为他们有时亦参与选派考官或预先得知人选。
。。。。。
“老爷,朝廷状况您也知道,可您为何让忠信非得去应试武举啊?经您举荐就能谋个一官半职啊。”韩六问道。
韩世忠摸了摸鄂下长须道;“你不懂,年少之人未经磨难,未知天下英雄,何以成材?我总感觉忠信与众不同,我也说不出来有何不同之处,让他去应试武举,见识下天下英雄,望他能脱颖而出,成为可造之材。”
。。。。。
“公冶兄,此次武魁不知花落谁家啊?”
贡院厢房中几个官吏在里面闲聊着,说话的此人名叫巫箐,上轮文举科考三榜进士,御赐四等选官,不日就实授官职了。
公冶昌河淡淡的说道:“不太清楚。”公冶昌河上轮文举科考两榜进士,实授枢密院守阙书令史一职。公冶昌河不太关心,小小武举也实在没甚么兴趣,此次武举科考被安排到这里做些杂事。
“听说张太尉之子也来应试了,家传武学,魁首非他莫属罢?”说话的这人是上轮文举科考三榜进士鲍维保。
巫箐惊讶道:“张衙内跑来干甚么?不是已有官职了吗?”
鲍维保撇撇嘴道:“谁知道呐,不过既然是张太尉之子,乃我等上官,王太尉等应能照看一二罢?”
“张太尉之子?我倒希望出一新秀,与之相争,到时候就热闹了。”公冶昌河呵呵一笑道,他们不清楚,张俊就要被免去枢密院使一职了。
。。。。。
考生们休息一夜后,次日开始考另外五道兵书大义。
此五道兵书大义各涉及《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等。
考生们可以选择,熟悉的可以回答,不熟悉可以不答,反正只要四通就可以评为一等了,
赵忠信对上述题目一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唯独放弃了取自《司马法》的题目。
。。。。
第三日,考生们是要应试重要的两道考题,也是最关键的,就是策问。所谓策问就是结合兵书中的军事原则,联系历史上的著名战例或著名军事家事迹,问其成败得失,并于成败得失之际探寻灵活运用军事理论之道。
其中有一题为问韩信井陉之战与马谡的街亭之战均为以寡敌众,置于死地而后生之战,为何韩信取胜,马谡落败?请详细考究两位位古人的胜负得失,对照兵书中提出的战术原则,加以分析论述。
赵忠信首先分析了韩信井陉之战与马谡的街亭之战的大环境,韩信的井陉之战是不得不被水之战,不得不置于死地而后生,而马谡的街亭之战完全可以避免死地,完全不用不置于死地而后生。
韩信当时是刚刚攻克魏地,韩信的三万左右兵马几乎没有休整就继续前进,甚至连新占领的地区没有完成消化,就急匆匆地东征。此时的赵国已经不是战国时期那个武力强悍的赵国。此役赵王征调全国可用之兵,号称二十万齐聚井陉隘口。这二十万兵战斗力比较差,但是即使再差,将这二十万人梯次排在井陉孔道中防守,以韩信之能,去一一攻破、强行推进也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显然,如果赵军如此布置,韩信要么因为兵力不足耗尽士兵而进展微少,要么因为后勤补给无力被迫退兵。这样的话韩信必须兵出险招,被逼无奈而背水一战。
而马谡当时所处的环境为,诸葛亮正值平定陇西的关键时期,诸葛亮派马谡不是让他与敌决战的,只是让他拖住敌军,等待援军,完全不用兵出险招,置于死地而后生。街亭之战兵力对比跟井陉之战差不多,以数万对阵二十万。
其次赵忠信分析将帅的不同,韩信井陉用兵正奇相辅,韩信派了一只精锐骑兵埋伏在赵军后方,一直未被赵军发现。韩信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计划地制造和利用赵军的错误,巧妙地掌握士卒,符合《孙子兵法?九地篇》“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奇正并用,背水列阵,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从而一举全歼赵军。
而马谡面对以张合率领的五万精锐魏军为前锋的二十万大军,就算诸葛亮料敌失误,诸葛亮也许没想到魏军会如此不顾一切的猛扑过来,马谡完全可以避敌锋芒,对敌实施骚扰战、破袭战、游击战,只要达到拖住敌军目的就行了,拖住十天半月,诸葛亮发现问题,肯定会派遣援军过来,但马谡急功近利,妄图一举歼灭敌军,死记硬背兵书兵法,光是记住了“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而忽略了被敌军绝汲道,断水源,使自己陷于被动。结果屯兵山上,被张合断了水道,数日马谡所率蜀军就被魏军击破。
等等等等许多因素
最后赵忠信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那就是蜀汉与曹魏相争,不管是人口、经济还是兵器、装备等蜀汉都不如曹魏,差之远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包括马谡在内的蜀汉失败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