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作品:《美女总裁的贴身保镖

    黑色肉球所说的“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其实是东晋时期的历史典故。
    话说晋元帝司马睿,之所以能荣登大宝,最大的功臣,莫过于是士大族王家,王敦、王导两兄弟的支持。
    从东汉末年,再到魏晋时期,士大族一直是把持着权利。就算是‘奉天子已令诸侯’的曹操,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些士大族。
    到了东晋时期,这些士大族的权利,更是一跃升到了巅峰。有时候皇权的更迭,都必须要依靠这些士大族的力量,才能得以完成。
    正如刘禹锡所写的诗句一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东晋时期,王家和谢家,那绝对算是名门望族,鼎盛至极。晋元帝司马睿,是依靠的王敦王导两兄弟,才能安坐皇位。而谢家的谢玄,更是了不得。
    当初淝水之战,正是依靠谢家北府军八万之众,(也就是现在的雇佣兵部队前身),将前秦的八十万,号称百万的正规军,打了一败涂地。
    因此,淝水之战也成为最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案例。
    而谢家,能在朝廷的眼皮底下,私自筹募了八万北府军,也足见谢家的地位!
    可那句‘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却是发生在东晋王家的事情。
    话说晋元帝司马睿是依靠王敦王导两兄弟,才安稳的坐上了皇位。而司马睿和王敦王导,从小也在一起读过书,光屁股和稀泥的玩过。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三个人从小就是好哥们儿!
    当时王敦善于攻城略地,成为了东晋时期的一员悍将。而王导性格儒懦,内敛而不张扬,善于处理政务。于是两兄弟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共同辅佐着元帝司马睿。
    可问题在于,自古君臣之间,凡是出现摩擦隔阂的,不免都是因为臣子手握兵权,功高震主!
    因此,元帝司马睿渐渐的开始疏远王敦,并且暗中扶植了不少势力,意图遏制掣肘王敦!
    再加上朝堂之上,有不少大臣纷纷参议王敦,自恃功高,骄纵妄主,僭越横行,希望皇帝司马睿能够惩处王敦!
    久而久之,驻兵在外的王敦,也觉得情况有些微妙,如果情况在任由往下发展的话,保不齐他的脑袋就会不保!
    再加上王敦一直认为自己对司马睿忠心耿耿,没有二心。可现在司马睿却对自己横加猜忌,这让王敦着实对司马睿失望之极!
    与其坐等被削兵夺权,引颈而死,莫不如主动起兵造反。所以,王敦便以‘清君侧’的名义,在今武昌起兵反攻东晋都城建业,也就是现今的南京!
    自古的皇帝,对待驻扎在边境的将领,就是十分忌惮。一旦将领起兵造反,那立时就是天下大乱。可若是将领与都称内的官僚勾结,也是祸起萧墙!
    为了避免手握千军万马的将领反水,皇帝都会将将领的家眷,留在都城之内。
    这个意思很明显,将领若是安安分分的带兵驻守,那家人自然是好吃好喝的招待,享受荣华富贵,锦衣玉食!
    可若是将领有不二之心,其家人立即便会以谋反的罪名,诛灭九族处死!
    王敦造反起义,可轮到弟弟王导受罪了。由于害怕皇帝诛灭九族,王导不得已率领全家老小,去皇宫之外跪求司马睿,以表自己和王家老小,决然没有反意!
    虽说元帝司马睿和王导是从小玩到大的,两人之间的关系,早已经超过君臣的范畴。
    可如今哥哥王敦已然造反,再加上朝堂之上不少大臣表示要先杀王导全家,与公与私,也绝对不能轻易放过王家。
    索性,便让王家老幼,都跪在宫门之外,以儆效尤!
    此时此刻,对于王导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煎熬。皇帝并没有召见他,但也没有将所有王家人抓起来,只是让他们跪在宫门外晾着。
    或许是皇帝司马睿一时还下不了决心,或许是皇帝压根就没有把他们放在心上,可无论是哪一种选择,只要皇帝司马睿心中杀机浮现一丝一毫,王家老幼五十多口,便就都要命丧九泉了。
    偏巧赶上与王导交情深笃的周伯仁正要进入皇宫内汇报情况,王导便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乞求让周伯仁给他说几句好话!
    周伯仁为人耿直,刚正不阿,但却极为内敛,不好言辞。他虽然答应下来此事,但却也没有明确的表态。待到进入皇宫汇报完情况后,已经是深夜,王家老幼都已经回到了宅院。
    周伯仁的唯唯诺诺,含糊其辞,让王导一直怀恨在心。约莫半个月后,哥哥王敦率领大军,从武昌一路拼杀到了东晋首都,建业,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于是乎,王敦便已然接管了东晋朝廷,开始疯狂的血洗和杀戮。凡是当初上奏要求惩处王家的官员,无论官大官小,一缕格杀勿论。
    终于,轮到了周伯仁的头上!可周伯仁与王家交情一向不浅,王敦在下手之前,还特意询问了自己的弟弟,王导。在自己反叛期间,王导有没有上奏要求诛灭王家九族!
    王导为人宽厚,虽说周伯仁没有替他向皇上求情,可王导也不愿意说周伯仁的坏话,所以就一直默不作声!
    王导的行为,在哥哥王敦看来,无疑是承认了周伯仁谏言要求惩处王家人,便将周伯仁直接缉拿杀害!
    经历过这番血雨腥风之后,王家已经完全的把持了朝廷。王导更是一跃成为当朝的大司马,负责处理朝廷的一切政务。
    这一日,王导在翻阅几个月前,各地臣子上奏给皇帝司马睿的奏章中,看到了周伯仁的奏章。
    可翻开一看,王导神情瞬间呆滞,犹如五雷轰顶,五脏具焚,不禁嚎啕大哭起来。
    原来这个奏章,正是周伯仁上奏,以其全家老幼三十口人的性命担保,王导决然不会谋反的奏章!
    在王导痛哭之际,不由的仰天长叹道:“吾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