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迎接蔡邕二
作品:《回到三国泡貂蝉》 蔡邕见过貂蝉后来到将军府正厅,刚一走进,他就觉得有些惊异,因为厅内装饰和当下有极大的不同,没有会客用的案几坐塌,多出了一些他从未见过的奇怪家具。
“这是……”
刘辰赶紧解释道:“这些是桌椅,本人身材比较高大,跪坐不方便,所以打造了这些新式用具,用久了反而觉得很不错,所以就替代了老式的坐塌和案几。”
蔡邕,不是虽然是大汉名士,但他非常开明,并没有感觉的这些东西和东西礼法有冲出,反而有些新奇。
“这些是来自北胡吗?”
“刘辰答道:“形状上确实有些相像,不过有经过许多改进,早已不是什么胡床和胡凳了。””
蔡邕点点,眼前这些高脚家具造型美观大气,那些胡人绝对造不出来。
“岳丈,请上座!”
蔡邕做到了最左侧上首的太师椅上,这种有靠背的坐姿让人感觉非常舒服,自己的腿完全被解放出来,再也不用担心直坐时腰疼了。
“好东西啊,比跪坐舒服多了。”
后世代的桌椅等复合人体力学,它根本不用推广,甫一出现,先是风靡辽东的官员之家和官属,然后是酒肆,现在已经开始走进普通百姓之家。
“的确如此,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风靡整个大汉。”
蔡邕笑道:“好的东西的确需要推广。”
这时,侍者端上茶杯斟茶,看着眼前的精美绝伦的瓷器眼皮一跳,眼前的东西比送给他以及售卖的还要好上一个档次,不住咋舌。
刘辰蔡邕喝过茶,这才正式道:“岳丈大人,如今朝廷蒙难,受他人摆弄,天下有倾覆之危,各地诸侯拥兵一方,已经到了乱世,辽东还算比较安定,日后您就安心住在这里,文姬陪伴身边,安心写史书,颐养天年,这天下事就交给我们这一代处理吧!”
李傕掌控的朝廷又开始四处封官许愿,征召天下之名士,比如,本来一直不应诏的朱儁,竟然去了长安,刘辰生怕蔡邕脑袋一热,也回长安,下一次他就不敢保证可以再救人。
蔡邕苦笑道:“子启放心,我这把老骨头已经经不起折腾了,现在我就想安安心心的将自己的汉史写完,此生无憾了!”
本来真心报国,却险些丢了性命,最后还背上污名,幸亏王允身亡,否则到死了也洗脱不了,此刻对从政已经意兴阑珊。
刘辰安慰道:“岳丈大人也不用为此事伤身,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算是朝代更替,也是上天注定,我们凡人阻止不了,只能尽最大的努力自保,至于其他只能顺其自然。”
蔡邕眼前一亮,惊叹道:“人道子启乃当世之奇,所言果然不同凡响,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说的太好了,自夏商周,春秋,战国,秦,先汉,再到如今,皆是如此,不过,咱们皆是汉臣,都希望大汉续命,我是老了,而你正当壮年,如果可能,尽量的维护大汉。”
蔡邕只是将心中的期望说出,并没有用命令和请求的语气,因为当他看到辽东军的军服和旗号,和路上遇到的诸侯军队都已经和汉制有了不同,这也说明眼前这位女婿的心思。
刘辰道:“这个请岳丈大人放心,只要大汉存在一日,刘辰就不会有他想。”
蔡邕点点头,开始和刘辰交谈辽东治理,以及周边地区的外患,得知强大的高句丽王国已经四分五裂,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时,对刘辰极为叹服。
“子启之功,乃利千秋,我的汉史一定要将这些功绩写入。”
当下各路诸侯无不相互厮杀,争夺地盘,只有刘辰与外族作战,而且扩地数百里。
“可惜朝廷被奸人掌控,要不然可封万户侯。”蔡邕不住叹气,刘辰是他的女婿,当然爵位越高越好。
刘辰豁达道:“我曾经的志向就是驱除外族,保家卫国,如今国将不国,虽有杀贼之心,却鞭长莫及,既然卫国做不到,就只能保家了。”
蔡邕道:“乱世之中能够保家就已经非常难得了,我一路走来,经过豫,冀,幽三州之地,百姓无不艰难困苦,朝不保夕,只有辽东,却极为安稳,百姓乐业,蔡邕代大汉谢过。”
“此乃本职所在,何谢之有,岳丈折煞小婿了。”
“子启仁义,老夫自认才气出众,却一事无成,反而背了污名,况且还有救小女一命,当的起老夫一拜。”
刘辰赶紧扶起蔡邕,“岳丈大人,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切莫再如此客套,此刻文姬肯定与您有很多话要说,我送您过去,等到了晚宴之时咱们再谈。”
蔡邕点点头,和爱女数年未见,想念的很,随刘辰来到蔡文姬所住的阁楼。
蔡文姬早就等候,搀扶着蔡邕来到小阁之内。刚进屋,顿时一股墨香之气扑鼻而来,蔡邕好奇的打量周围。就见屋内中间摆放一长方红木桌,上面放置笔木纸砚,镂空雕花的窗格撒进细碎的阳光,屋内摆放着二十盆奇花异草,争奇斗艳,在墙壁上,挂着一些字画,娟秀端正,一看就是出自自己的女儿之手。
蔡邕可是当世才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立刻被方桌上精美的墨砚,镇纸所吸引,见砚里还有墨,而镇下有玄纸,立刻来了兴致,晚起袖子,拿起毛笔,当即写了“天地正气”四个大字。
写完后,蔡邕立刻发现这字和以前的不一样,色泽乌润,层次分明,更有一股说不出的香气,沁人肺腑,让人精神一震。
“这,这是什么墨?”蔡邕何等眼光,立刻知道所用的墨与众不同。
蔡文姬在旁边答道:“这是夫君谴人制作的新墨,里面加了油和胶,还有一些香料药材。”
“原来如此,贤婿果然当世鬼神之才,竟然能做出如此绝品的墨,为父不得不服啊!”
新墨由于中原大战,商路通行困难,一直没有走出幽州,长安也没有售卖,蔡邕没有见过,立刻惊奇无比,拿着一块方墨仔细大量。
“这东西制作一定很难吧?”
蔡文姬看着父亲小心的模样有些好笑。
“听夫君说这种油烟墨制作确实有些繁琐,但普通的可以量产,比如辽东的官属就用,精品就需要特制了,我这里还有很多,如果父亲要用,可随时取用。”
蔡邕大喜,如此好墨哪会不爱,当场就要了十方,而且还讨要了两副砚台。
就在蔡邕如获至宝之时,忽然发现桌上有一奇怪东西,上面赫然写着论语二字,下意识的拿在手中,打开一看,原来这是纸做成的书,越翻越激动,更是不可思议。
“天啊,这是怎么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