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逆转
作品:《回到五代做枭雄》 王宗侃心服口服,云飞扬这几个月来平步青云不是没有原因的,有了这些火药武器,蜀军的战斗力已经今非昔比,假以时日,且不说能否逐鹿天下,保境安民是不成问题的。
此后,李继崇改变了策略,他不再试图尽快攻下西县,而是以围困西县为主,企图逼着蜀军在粮绝之后投降,他不认为西县城里的存粮足够蜀军撑下去几个月。
古时候的军粮大多是以粟米为主食,因为粟米的产量高而且储存方便,吃了之后也很容易饱腹。不仅是士兵们吃,有时候为了保证战马的营养,也会给战马吃粟米,但马是大胃王,一匹马要吃掉大约六个人的口粮。后来到了三国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懂得将小麦磨成面粉,据说诸葛亮研究出了馒头和锅盔,用少量的水和面烤制成锅盔,吃起来又香又脆。到了唐代以后,军粮才逐渐转变为以大米和小麦为主,五代时期也是如此,西县储存的军粮大多是大米和小麦。
一个月之后,凤州、兴州和文州等地都先后被岐军占领,就连军事重镇兴元府都已经岌岌可危,城破指日可待。西县守军却仍然在顽强地抗击着岐军,不过,西县城里的存粮却已经明显不足了,这自然是个大问题,时间久了,必定会影响到城里守军的军心和士气。为此,西县里人心惶惶,文武官员们也是忧心忡忡。
以县令黄璟为代表的一些文官们建议开城门投降岐军,守军的武将们则提议放弃西县,突围出去,暂避李继崇所部的兵锋,投奔兴元府,合兵一处,这样也可以壮大兴元府蜀军的防卫力量,就连王宗侃也是犹豫不决,整日里愁眉紧锁。
云飞扬深知现在已经是生死攸关之际,必须早做决断,他向王宗侃提议,一旦蜀军放弃西县,兴元府作为一座孤城也早晚会失守,那时候,就连不远处的利州城也将危在旦夕,届时必定导致朝野震惊,西县的这些文武官员们也就难逃罪责,因此,不如继续固守等待援兵。王宗侃斟酌半晌,终于采纳了云飞扬的提议。
王宗侃在潜意识里认为,云飞扬是个读书人,年轻有为见识非凡,听他的不会有错。于是,王宗侃派遣副将林思谔穿小路到达泥溪,去成都汇报西县的军情。
那时候的通信手段很落后,没有电报电话,由于西县被岐军围困已久,成都的文武官员们并不知道,蜀主王建得知西县的紧急军情之后坐不住了,下令各路大军全线反击,并且任命义子王宗锣为应援招讨使,与定戎团练使王宗播一起率援军马不停蹄地赶往兴元府和西线一带,王建自己也不闲着,再次御驾亲征去利州督战。
到了十月份,天气渐渐转凉,西县城内的粮食终于吃光了,西县军民们开始吃树皮和野菜,后来又不得不杀了战马吃肉,这时候,蜀军的士气已经越来越低迷,云飞扬甚至担心,寒冬将至,这样下去会不会出现人吃人的事情,他知道唐末的黄巢和秦宗权都是以人肉为军粮,如果援军还不能来到西县,后果不堪设想。
西县军民们苦苦期盼的援兵没有及时赶来,反而来了数以万计的岐军,不过,那些岐军看样子并不像是乘胜而来的队伍,反而像是一群残兵败将,他们衣冠不整,士气不振,而且没有携带任何辎重。原来,这支部队便是刘知俊的部队,他们此前刚刚遭到王宗锣率领的援军与唐道袭所部夹击,在明珠曲一带遭遇了惨败,刘知俊这才不得不带兵逃窜至西县,试图与李继崇的部队汇合在一起,攻下西县。
救兵如救火,王建命令开道都指挥使王宗弼率军星夜兼程赶赴西县等地,王宗弼的部队在斜谷和金牛一带先后两次打败了岐军,连破岐军十六个营寨,俘斩岐军六千多人,生擒了岐军的将领郭存等人。
当王宗锣所部一路追击刘知俊的残兵败将,一直跟踪追击到西县之时,王宗弼的部队恰好也来到了西县,西县守军见到援军的旗号顿时士气大振。
王宗侃虽然不是能征善战的名将,却也知道这正是乘胜追击的时候,便亲自擂鼓,命令城内的守军出城攻击敌军。云飞扬也带着火器营跟着出城追击了,这样痛打落水狗的立功机会可不能轻易错过。
岐军遭遇到腹背夹击,刘知俊情知大势已去,不得不建议李继崇迅速离开西县,免得被蜀军合围,李继崇从善如流,连忙带兵撤离,西县之围终于土崩瓦解。
此刻的岐军已经失去了斗志,他们只想尽快离开蜀境逃回老家去。不过,刘知俊却是个非同一般的猛将,他原本是朱温的部下,绰号“刘开道”,骁勇善战。刘知俊曾经率军在幕谷大败岐王李茂贞的部队,俘斩岐军数以千计,李茂贞仅以身免,后来,刘知俊背叛朱温,举家投奔了李茂贞。李茂贞因刘知俊骁勇,封他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可是,李茂贞麾下的许多将领却一直对刘知俊心怀嫉恨。
刘知俊英勇善战,他那本部兵马的战斗力还是不可小视的,岐军和蜀军又接着激战了一个多月,在黄牛川(今陕西勉县西),蜀军再次大败岐军,俘斩了岐军六千余人,阵斩敌将李廷志等人。
在追击溃不成军的敌人之时,云飞扬深深意识到自己的马上功夫还需要大力提高,好在他的霹雳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将一员疲于奔命的敌将的坐骑炸断了腿,那敌将坠落下马,最终成为了云飞扬的俘虏。
拷问一番之后,云飞扬得知这个岐军武将的名字叫做苏厚,云飞扬喜不自禁,经过这一仗之后,自己十有八九又要升官了。
祸不单行,李继崇和刘知俊率军摆脱了蜀军的追击之后,又在斜谷中了唐道袭所部的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