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飞鸽传书
作品:《回到五代做枭雄》 “那是自然,我们不能打草惊蛇,这件事就交给区区在下吧,明日一早,我就带几个人去眉州一趟。到了眉州之后,我们可以用飞鸽传书保持联系。”张远霄自告奋勇。
自从见到穆业序家里的那只鹦鹉之后,云飞扬便萌生了使用禽鸟的心思,飞鸽传书更是他颇为重视的一种手段。早在隋唐时期,在南方的广州等地,人们就已经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由于鸽子对地球磁场的感觉很灵敏,加之,鸽子特别恋家,这就是鸽子先天具备的优势。不过,鸽子很有可能会在传书的过程中被人射杀,也有可能被老鹰捕食,一旦遇到这样的危险,飞鸽传书的准确性自然就会大打折扣。而且,要想让一只普通的鸽子成为信鸽,主要还在于如何进行训练。
云飞扬拍了拍张远霄的肩膀,肃然道:“好,那就有劳张兄了,只要你抓到韦卓洋,我们这边就开始发起诉讼。不过,你此行千万要小心,眉州那里也是徐家的地盘……切记,你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就算是不能抓捕到韦卓洋,也要做到全身而退,我们是兄弟,我不希望你有任何闪失!”
云飞扬暗自佩服扶摇子的相面本事,自从张远霄来到县衙做事之后,他算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云飞扬深信张远霄能够不虚此行,如果换成别人去眉州抓捕韦卓洋,哪怕去的是何西都或者地位较高的一些干练胥吏,恐怕他们也未必能办成这件事。
张远霄闻言心头一热,在那时代的官府里,等级森严,官吏们都是一门心思只顾着自己升官发财,对待下级没有任何温情,县令徐延珪也是如此,既严厉又刻薄。那些县衙里的胥吏们平日里敢怒不敢言,但在私下里都对徐延珪心怀不满。
至于县丞周乌月和县尉孟如会也是不得人心,他们对于手下的胥吏们很苛刻,一旦发现那些胥吏们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他们动辄便是一番呵斥,毫不留情。
自从剿灭玉屏山上的盗匪开始,云飞扬便与张远霄有了交情,在这次剿灭钻山虎的行动里,张远霄更是对云飞扬钦佩至极,云飞扬与盗匪们作战时以身作则,奋勇争先,对待张远霄等人就像亲兄弟一样,深得他们的拥戴。
何西都对云飞扬挤了挤眼睛,眉飞色舞地道:“虽然韦家在眉山县的地位非同一般,可是此案人证物证俱全,谅他韦家也不敢否认,即便是徐县令也未必敢徇私枉法,要知道,徐县令即将高升,必定会爱惜自己的羽毛。由此可见,我们这次行动还是有不小的胜算,小子,将来,还不给你个县尉当当,哈哈哈……”
云飞扬闻言又好气又好笑,旋即深深地看了何西都一眼,何西都莫名其妙地挠了挠头,问道:“小子,你怎么用这种眼光看我?我说的话有什么不对么?”
“老何啊,这就是你的想法么?你以为我这么做就是为了升官发财而已?”云飞扬故意板起脸来,装出了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何西都愕然反问道:“难道你小子不是这么想的么?莫非你想干一辈子司兵史?年轻人,应该有远大的志向,你要记住,在这世道里,只有当官才能发财。”
云飞扬望着何西都,忽然微笑起来,轻轻摇了摇右手的食指,道:“老何,你还是不了解我啊,你以为我只满足于做区区一个县尉么?别忘了,我曾经对你说过,老子将来可是要封妻荫子的!老何,你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呀。”
何西都的脸颊抽搐了一下,接着又挤出一丝笑容,道:“这才好,年轻人就应该有志气!以前,何某以为你是在吹牛皮,现在,何某却是真的相信了,将来,你要是封妻荫子,可别忘了老哥我呀……”
张远霄就像是一个老练的猎人,他很有耐心,也很冷静,到了眉州的第二天,他就发现了韦卓洋的踪迹。
一天,韦卓洋正与眉州的几个狐朋狗友在青楼里喝花酒,张远霄却突然带着三个膀大腰圆的皂隶冲进了青楼,张远霄向他们公布了韦卓洋的罪状,在韦卓洋等人惊诧的目光中,张远霄马上命令那三个皂隶将韦卓洋带走。
韦卓洋做贼心虚,他刚刚想要逃跑,就被张远霄轻而易举地制服了,那几个韦卓洋的狐朋狗友都是一些吊儿郎当的纨绔子弟,一见张远霄等人这般凶悍,一时间惊得目瞪口呆,他们只是骂骂咧咧地逞些口舌之利,却无人敢于上前劝阻。
张远霄也不在眉州耽搁时间,他立刻向韦卓洋的嘴里塞进一块破布,将他捆得如同粽子一般,又给他带上一个黑色的头罩,众人乘坐马车立刻离开了眉州城。
云飞扬正在与何西都商议着如何发起诉讼的一些细节,几声鸽子叫声忽然传来,云飞扬顿时心中一动,连忙来到了院子里,一只信鸽便飞落到了云飞扬的手上。他从信鸽的腿上取下一根小竹管,打开小竹管,里面正是张远霄亲笔写的一张纸条,为了防止泄密,这张纸条上面使用了他们早已约定好的暗语。
云飞扬看了一眼,顿时眉开眼笑,自言自语道:“张兄果然得手了!哈哈……”
“韦……他被抓住了?”何西都又惊又喜,他从云飞扬此刻的表情便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不过,他还是想确认一下,但他也知道现在说话需要小心谨慎,并没有说出韦卓洋的名字,没准附近就有韦家的耳目,小心驶得万年船。
云飞扬点了点头,笑而不语,随即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小书房,又拿起笔来用他与张远霄早就约定好的暗语写了一封信,放进鸽子腿上的竹管里,那只鸽子吃饱了食物便振翅飞走,把云飞扬的信又传递给远方的张远霄……
云飞扬建议何西都马上就派人去给苦主肖氏传话,敦促肖氏和娘家人立即赶赴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