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书中自有黄金屋
作品:《回到五代做枭雄》 云飞扬并非是口出狂言,他只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既然已经成为了穿越者,他就要在这个时代活出个人样来,做一个衣食无忧封妻荫子的成功人士。
云飞扬对于眉山县早就轻车熟路了,县令徐延珪的府邸就在眉山县衙里,云飞扬驾着牛车在青石板路上缓缓前行,一炷香的工夫之后,云飞扬终于到了眉山县衙的外面,县衙的门口有两个威武的石狮子,都是瞪着铜铃一般的眼睛,一块朱红的牌匾上面赫然写有四个大字“眉山县衙”。
县衙门口站着两个皂隶,其中一个黑瘦矮小,大约有十七八岁的样子,原本正在怔怔地出神,不知道在想着什么,另一个大约有二十多岁,身材微胖,蓄着山羊胡,那个皂隶一看云飞扬这一身寻常百姓的打扮,心中顿时便有些轻视,但是既然他说是被徐县令召见,那门子也不敢怠慢,还是很不情愿地进去禀报了。
云飞扬眯着眼看着那个山羊胡远去,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常言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个门子一看便知是个狗眼看人低的势利眼,却不知道那眉山县令徐延珪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还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吧,不可全抛一片心啊……
另一个皂隶这才回过神来,站在台阶上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位少年,在那个皂隶看来,云飞扬的发型很奇怪,他并没有将头发盘起来再用簪子固定,而是简单地梳成一条马尾辫,然后用绳子扎起来垂在脑后,着实是与众不同。
不多时,山羊胡皂隶来到了门口,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肃手邀请道:“县令有请!”
云飞扬跟着那个山羊胡走进了县衙,县衙的大门开于中轴线偏东,沿中轴线进入仪门,县衙的院子一共分为三进,一进住的是一些皂隶;二进是县衙办公的场所,东侧为礼房、户房、吏房,西侧为仓库、工房、刑民、兵房,正对面则是县衙的正堂;三进便是县令徐延珪的后宅了。这是一个高墙大院,院墙厚实,庭院里绿树成荫,还有假山矗立,流水淙淙。
云飞扬到了客厅里,眉山县令徐延珪已经坐在了主位上,徐延珪大约三十岁左右的年纪,体态臃肿,红光满面,颌下蓄着三绺微须。在唐代和五代的时候,上县的县令是从六品,中县的县令是正七品,眉山属于中县,所以,眉山县令徐延珪便是正七品官员,身穿绿袍。
此时,徐延珪正把玩着右手拇指上的一个翡翠扳指,笑眯眯地看着云飞扬。
云飞扬上前一步,拱了拱手,学着后世里那些古装影视剧中常见的台词,正色道:“草民云飞扬拜见县令大人!”
话音刚落,侍立于一旁的婢女就掩嘴一笑,差一点笑出声来。县令徐延珪闻言也禁不住有些好笑,那时候,“大人”这个词语只是用于称呼父亲,本来,云飞扬称呼他县令就可以了,这小子莫非想要拜自己为义父?那时候,很多人热衷于收义子,皇帝王建的义子就多达几十个。
徐延珪笑眯眯地打量了一番云飞扬,这小子倒是长得相貌堂堂,收为义子也不错,却不知道他以后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片刻之后,他才失笑道:“你,你小子姓云?果真是一表人才啊,你要知道,这大人可不是随便叫的啊,不过,要想本官收你为义子,却需要从长计议才是,嘿嘿……”
云飞扬不解地看了徐延珪一眼,心中却在止不住腹诽,我只不过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徐县令,他居然用这种眼光看我,还说出这样的话,这是为什么?不过,老子虽然是个穿越者,在这里举目无亲,却不会有钱便是爹,随便认个义父,他这不是自作多情吗?真是莫名其妙……
想到这里,云飞扬尴尬地笑了笑,再一次拱手道:“小子来自青江村,只带来一些当地特产,藤椒和雅茶,这些物产以前都是作为贡品而闻名天下,这点小小的心意还请县令大人笑纳。”说完,他便将一袋子藤椒和一袋子雅茶递给了侍立在一旁努力憋着笑的婢女。
徐延珪沉吟片刻,捋了捋并不长的胡须,笑道:“小子,说一说你的身世吧。”
云飞扬当然不能实话实说,他把早已编织得几乎天衣无缝的谎言又说了一遍,这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这就像一次面试,徐延珪当然需要了解自己的来历,即便是徐延珪暗中调查自己,也有老族长帮他证实,他就是来自青江村的读书人。
听云飞扬自我介绍完毕之后,徐延珪禁不住皱了皱眉,问道:“你果真是个孤儿?”说话间,他看着云飞扬的眼睛,似乎是想判断云飞扬此刻是否在说谎,如果这小子真的是个孤儿,倒是更加有可能认自己为义父了。
云飞扬摇了摇头,一头雾水,难不成徐县令认为自己真的是想认他做义父?
徐延珪见云飞扬的表情不似作伪,便轻叹一声,这小子的言谈举止确实很有文人气质,甚至给人一种玉树临风的感觉,怪不得彭山孙家对这小子大力举荐。
既然是彭山孙家推荐了云飞扬,徐延珪当然要考校一下云飞扬的学识,其实云飞扬对于四书五经并不熟悉,好在徐延珪并不是一个地道的文人,他只不过是沾了身为皇亲国戚的光才得以做官,因此,徐延珪只是装模作样地与云飞扬探讨一些唐诗,也不要求云飞扬写字,否则,云飞扬那鸡爪般的字迹就足以让徐延珪笑破肚皮。那时候的读书人都以能够吟诵几首唐诗为荣,如果能够谁创作几首唐诗,那就足以在人前扬眉吐气炫耀一番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云飞扬学着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地吟诵起了宋真宗赵恒那首著名的《励学篇》之中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