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回 缘在杯中西市结亲 喜出望外皇宫受赏(1)
作品:《大国尊严系列之半岛风云演义》 听李长富谈到为儿子的亲事发愁,刘亮主动说要做大媒。李长富并没真当回事,随口问:“不知刘老板提的是哪家的姑娘?”
“不是外人,就是在下的第一个小女。”刘亮介绍说:“在下生有二儿三女,长女今年十四岁。在下的家风,从在下这一辈开始,无论男孩儿女孩儿,三岁起开始习文,六岁起开始练武,女孩儿到十二岁开始学习针黹女红。小女读书九年,不敢说有学问,经书略通,子史稍涉。小女之貌颇不丑陋,只是练习针黹女红日短,手艺难称人意。李老板若不嫌弃,在下愿与李老板结成儿女亲家。”
以刘亮家的势力和财富,刘亮的女儿在幽州不难嫁个好人家,为什么要远嫁到长安呢?他跟刘明是堂兄弟,算是一家人,跟亲兄弟差不了多少,所以别人因为刘明而看重他。下一辈关系则远了一层,他的女儿和刘明的女儿之间,关系又远一层,别人不会因为刘明的女儿而特别看重他的女儿。刘明的女儿和方天戟的女儿嫁的都是幽州的官员,刘亮的女儿要是嫁在幽州,婆家肯定比刘明女儿的婆家条件差得多。姐妹们都住在幽州城里,彼此之间少不了走动,刘亮担心自己的女儿会因婆家地位低而被人小瞧。嫁到长安自然就没这种可能性了,而且李家的家境不错,李文魁是独子,将来这份产业全是他的,李文魁本人长得也不错,知书达理,为人谦和,小夫妻之间关系不会差。女儿虽是孤身远嫁,但刘之礼在长安,会照应她,而且以刘之礼的身份地位,李家婆婆不敢虐待儿媳。还有一点,如果跟李长富做了亲家,将来做长安的生意就不用操心了,全部交给李长富就行。商人的脑瓜儿转得就是快,就在李长富诉苦的时间里,刘亮已经把各方面的利害关系想得清清楚楚。
听了刘亮的介绍,李长富惊讶地问:“刘老板,不是在下不相信您的话,咱们都是经商之家,让儿子读书是为了做生意,是应该的,让女儿读书只怕没什么必要吧,何况还要从三岁就开始?尊家为什么要定这么一个规矩呢?为什么还要让女孩子练武呢?在下实在不明白,还请赐教。”
刘亮笑道:“难怪李老板有疑问,鄙家确实有些特殊的情况。”接着,刘亮把刘家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
李长富越听越感到吃惊,越吃惊眼睛就睁得越大,刘亮讲完时,他的眼睛已经变得滴溜儿圆。幸亏刘亮讲完了,不然的话他的眼角非撕裂不可。愣了半晌,李长富不解地问:“刘掌柜,依您所言,您从小习文练武,应该是文武双全,您家的商铺规模又不是很大,您为什么不跟随令兄去做官,而要继承父业呢?”
方天伦也不理解这一点,接着说:“是呀兄弟,我是因为儿子读书不多、又没什么武功,所以才不去求天戟兄弟,你为什么不让刘明兄弟挈带挈带弄个官做呢?”
刘亮欲言又止,犹豫半晌才说:“家父定下一条家规,从在下这一代开始,三代之内,不得为官。”
“这却是为何?”李长富和方天伦同声问。
刘亮叹口气说:“唉,这话本来不能说的,可我要是不说,天伦兄该怪我见外了。天伦兄,你得先答应我,我说的话,入你的右耳出你的左耳,你不许跟任何人提起,对嫂子都不能说。”
见刘亮如此庄重,方天伦严肃起来,举起右手说:“我发誓,我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子,如违此誓,天……”
刘亮伸手捂住方天伦的嘴,说:“也不必发此毒誓。是这样,家父培养刘明哥哥,为的是让他为父报仇,为国效力。如果我们去求他提携,会陷他于两难之间。他若提携在下,就是徇私,徇私就难免枉法,枉法就难免被黜。万一那样,不但父仇难报,亦没有机会为国效力。如果他不提携在下,他自己心上会过意不去,别人也会说他无情无义、知恩不报、六亲不认,亦会影响他的名声。”
“啪、啪、啪”,李长富连拍三下桌子,赞叹道:“罢了,罢了,令尊真乃大仁大义之人,在下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佩服,佩服。”
“那是。”方天伦接口道:“如果不是大仁大义之人,怎么会得到皇上的封赠和旌表呢?”
李长富闻言一愣,问方天伦:“怎么,刘老板的令尊得到了皇上的封赠和旌表?”
“当然。”方天伦说:“李老板有所不知,前不久,刘兄弟的令尊、伯母和在下的婶娘,都得到了皇上的封赏和旌表。刘兄弟的令尊得封正五品下礼部郎中衔,食其禄终身,赐缣五百匹,刘兄弟的伯母和在下的婶娘各赐缣两百匹,由官府为三人建造牌坊。刘兄弟家现在可不仅仅是经商之家了,应该算半商半官。”
刘亮主动提亲,李长富本来还顾虑刘亮的女儿性格好不好、容貌漂不漂亮等,听了这话,再没有丝毫的犹豫,哪怕对方是个母老虎、丑八怪,他也愿结这门亲,当即表示:“刘老板,在下是一万个愿意,只是怕高攀不起。”
刘亮笑笑说:“李老板无需客气,还得看令公子是否愿意。”
“这么好的亲事要是还不愿意,我拍死他。”说着话,李长富扭头盯着李文魁,那神情,要是李文魁不点头的话,他真能抽李文魁的嘴巴子。还好,李文魁点头同意,李长富大喜,催促道:“那你还傻坐着干什么,快去叫你娘,让她出来见过你岳丈。”
李文魁走进内院,把刘亮和方天伦的话原原本本地跟母亲马氏学说了一遍,马氏大喜,不用李文魁搀扶,“噌噌噌”地走进店铺里,身后跟着两个小旋风。
李长富向马氏介绍过刘亮和方天伦,双方亲亲热热地聊了一会儿儿女的事,刘亮说:“亲家、亲家母,你们先稍坐,这件事我得去跟家父和家母说一声。”
“怎么,你们家老爷子和老太太也来长安了?”李长富问。
方天伦“呵呵”一笑,说:“岂止是他们家老爷子、老太太,他的伯母、在下的婶娘、他屋里的,还有他的嫂子、在下的弟妹、他的侄女侄媳、在下的外甥女外甥媳妇,不算我们俩,正好是三十个,还有六十多个丫鬟、十一个幽州都督府的士兵。刚在您看到的那个推车的人,是幽州都督府的队正。”
李长富愣住了:“哎呀,你们怎么不早说呀,我还以为是你们雇来的脚夫呢,闹了半天是位军官,太怠慢人家了。”
刘亮摆摆手:“没关系,是我侄子手下的心腹之人,跟我们家的孩子没多大区别,不用介意。”
马氏不解地问:“亲家,你们来长安贩货,还带着这么多家人呀?”
“哪儿呀?”刘亮笑了:“是我伯母和方大哥的婶娘她们想来长安散散心,她的子孙们公职在身,不得自由,让我相陪,我和方大哥就顺便贩点货过来。游完长安,我们还要去扬州和苏杭,想从长安贩些货带到扬州发卖,顺便看看能不能在扬州也找一个合作伙伴,在幽州、长安、扬州之间建立一条贸易通道,大家一起发财。”
李长富忍不住鼓掌称叹:“好主意、好主意,不愧是读过书的人,脑子就是灵光,我打小就跟着父亲在长安做生意,从来就没想到这么做。”
刘亮谦逊道:“我也只是拍脑袋一想,能不能成还不知道呢。另外,什么货物在扬州好卖、怎么进到这些货物,我和方大哥都不懂,还得仰仗亲家帮忙。”
“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了。”李长富拍着胸脯说。
“行了,别光说你们的生意了,赶紧雇车,去接亲家老爷子、老太太和亲家母。”马氏催促道。
李长富拍了自己脑袋一下:“嗨,看我这脑子,都高兴晕了。让文魁马上去雇车。”
“不用。”刘亮说:“我们一大家子人都在逛西市,怕人多不方便,分成了十组,现在也不知道谁逛到哪儿了,我跟方大哥去找找吧。”
李文魁在一边说:“爹,派两个伙计跟着一块儿去找吧,西市这么大,两位老人家太辛苦了。”
刘亮点点头:“也好,多两个人找得更快。你跟伙计说,我们的人基本上都是女人,每一组中有三个主人、六七个丫鬟,还有一个士兵。看到这个样子的人,问一声是不是幽州来的,如果是,就告诉他们刘二老爷请二老太爷、二老太夫人和二太太到这里来。”
李文魁答应一声,下楼去吩咐伙计,刘亮和方天伦也暂时跟李长富和马氏告别,四个人分头去寻找。
估计这个时间,众人正在吃饭的可能性比较大,四个人重点去酒楼寻找。还是伙计熟悉地形,一个伙计很快就在一家波斯酒馆找到了两组人,是方圆、刘之义媳妇、方惟佳,和朴康万、高玉姬、高顺姬,两组人碰巧在这里相遇,就一起用餐。六个人和十几个丫鬟正津津有味地观看露肚皮的波斯姑娘跳舞,桌上摆着几样菜,放着两坛葡萄酒。不见他们怎么夹菜,倒是不时地端起酒碗喝口酒,朴康万更是不住口地喝。
伙计走上前,问朴康万:“请问老先生,你们是从幽州来的吗?”
朴康万听中国话还不是很熟,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方圆回答:“对,我们是从幽州来的,你有什么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