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回 意气豪薛礼取扶余 机缘巧刘明接帅印(3)

作品:《大国尊严系列之半岛风云演义

    不投降家眷就没有好下场,还会刺激那些觊觎权位之人的投降之心,这就如同一根鞭子和一把铁抓,如果投降就能官复原职,这又像一根香甜的胡萝卜,在前有胡萝卜、后有鞭子和铁抓的情况下,再倔的驴也会屈服。耨萨跟众将领交换了几个眼色,颓然地对刘之孝说:“刘将军,我们同意投降,希望贵军说话算数,不对我们搞秋后算账。”
    “放心吧,大唐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刘之孝说:“我实话告诉你们,大唐朝廷此次出兵高句丽,志在把高句丽彻底灭亡,这里以后就是大唐的国土,高句丽人以后就是大唐的子民,大唐皇上会对高句丽人一视同仁,治理辽东,还是依靠你们本地人。”
    耨萨问:“刘将军,刚才您说让其它城池‘纳币请降’,这是什么意思?”
    刘之孝说:“大唐军队正在向东、向东、向东南,对整个辽东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全部占领辽东后,还要向鸭绿水以南进攻,需要大量军饷和粮食。‘纳币请降’的意思就是,每个城池把本城府库中的财物献出一半,给大唐军队充作军饷,各城池官家粮库里的粮食,原则上也出一半,供给大军。各城池先把贡献的财物送至扶余城,军粮的调拨等待通知,需要时我们会直接通知各城。”
    耨萨给各城池的城主写信,命令他们“纳币投降”,刘之孝派人前往各个城池,检查府库和粮库的账簿,确定各城应该缴纳的财物数和粮食数。接下来的日子,薛仁贵部一直在忙着收缴财物、向金山营寨发运粮食。
    契苾何力、金待问和高士清的任务是进攻南苏、木底、苍岩三城,打通新城道,跟泉南生会师,大军进至南苏水与贵端水交会处时,发现辽水南岸有五万靺鞨军队把守,封锁了河面。看起来只能强渡贵端水了,契苾何力派人打造浮桥和木筏,同时勘察最佳渡河地点。
    为了阻止大唐军队渡河,靺鞨军队早已查明了适宜渡河的地点,分兵把守。经过勘察之后,契苾何力选择了一处水面较宽、水流较缓,对面没有靺鞨军队营地的地方。
    浮桥和木筏都造好了,这天天黑之后,唐军士兵抬着木筏和浮桥构件来到河边。木筏先下水,由一千名士兵组成的先头部队乘坐木筏划向对岸,前去建立桥头堡。木筏刚刚划到中流,就被靺鞨军队的巡逻队发现,巡逻队发出紧急警报,邻近两个军营里的靺鞨军队赶来拦截。
    靺鞨军队赶到时,大唐军队的先头部队已经登岸,在滩头建立起环形防线。靺鞨军队向滩头发起猛攻,唐军士兵用强弓硬弩拼命阻击,双方刚一交手,战斗就进入到白热化状态。唐军士兵人数少,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在靺鞨军队的猛烈攻击下伤亡惨重,但是他们顽强地坚持着,没有一个人退缩。唐军士兵们心里非常清楚,如果他们坚持不到浮桥驾好、大部队过河,他们的命运就只有一种,那就是全部战死。
    契苾何力并没有让先头部队孤军苦战,木筏把先头部队渡过河后,立刻撑回北岸,渡第二梯队过河。第二梯队到达南岸,大唐军队的实力大增,战况明显好转。
    先头部队的苦战为驾桥队赢得了时间,浮桥慢慢向对岸延伸,终于到达岸边。契苾何力一马当先,带领骑兵冲过河,向靺鞨军队发起反击。恰在此时,靺鞨军队的援兵也赶到了,双方展开激战。
    契苾体力是那种敌强我愈强的将领,看到靺鞨军队源源不断赶来,他不但没有害怕,反而“哈哈”大笑,冲部下高喊:“弟兄们,敌人越来越多,这回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厮杀一场啦,跟我杀呀——”
    确实,这次出征辽东以来,还没有正经八百地打过一仗,契苾何力的手早就痒痒了。契苾何力高呼着冲入敌群,他手下的将士们跟在后面,向靺鞨军队奋勇冲杀。
    靺鞨军队的人数远多于大唐军队,但他们驻扎得太分散,又是睡梦中突然得到消息,各个军营的人得知大唐军队正在渡河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渡河地点,兵力渐次投入,而大唐军队在浮桥架好之后,三万人马源源不断地开到南岸,兵力上占据了优势,很快就反守为攻,而且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靺鞨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契苾何力留下少量人马阻止渡河点以西的敌人,带领主力向东猛攻。
    靺鞨白山部的聚居地位于渡河点的东面,向东进攻为的是给靺鞨军队一个逃回老家的机会,这样他们才不会做困兽之斗。这一战术非常有效,在大唐军队的猛烈攻击下,与大唐军队交手的靺鞨军队节节败退,尚未与大唐军队接战的靺鞨军队不了解战场上的形势,见前面的同伴败退下来,无心恋战,跟着一起往东跑,逐渐演变为溃退。契苾何力挥兵猛攻,连破六座靺鞨军营,前面再也没有靺鞨军营了,这才收兵。靺鞨军队伤亡惨重,夹着尾巴逃回老家。
    契苾何力带兵返回渡河点,发现被分割在西面的靺鞨军队还没跑,便挥兵杀了上去。原来,靺鞨军队沿贵端水扎了十座连营,渡河点东面有六座,西面有四座。西面的靺鞨军队被大唐军队隔断,不了解战场上的情况,见阻挡他们的大唐士兵人数不太多,就往前猛攻,试图与东面的同伴会合。唐军主力杀回来,他们才感觉到事情不妙,不敢再战,向南苏城逃去。
    大唐军队紧紧咬着靺鞨军队,穷追不舍,一口气追到南苏城下。此时天刚刚亮,南苏城守军发现靺鞨军队仓皇撤下来,吓得肉跳。他们只知道靺鞨军队有五万人,不知道大部分人正在逃回老家,看到只有一万多靺鞨士兵退下来,以为那三万多人已经被大唐军队消灭,吓得弃城而光,奔木底城而去。靺鞨军队本想逃进南苏城里暂避,当他们看到南苏城守军弃城而逃时,当时就绝望了。以他们这一万多残兵败将,仓促进入南苏城,根本就来不及组织防御,肯定保不住南苏城,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往前跑,去木底城喘气。
    契苾何力不战而得南苏城,休息士卒,准备再战。这一仗,大唐军队杀死靺鞨士兵万余人,给了靺鞨人一次沉重打击。二十多年前,李世民亲征辽东,靺鞨军队跟着高延寿与大唐军队作战,失败投降,李世民把三千靺鞨军官坑杀,给靺鞨人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如今他们的实力刚刚恢复起来,就又遭到一次迎头痛击,再也不敢帮高句丽对抗大唐了。
    独孤卿云部的进展也比较顺利,经过二十多天的攻打,拿下白岩城。唯独刘仁愿部没有任何进展,刘仁愿倒是早早地带兵包围了安市城,但他一直没有发动进攻,一直在消极怠工。
    刘仁愿为什么消极怠工呢?在第一阶段的作战中,刘仁愿部负责围困辽东城,在大梁水上修建水坝,都是刘仁愿部干的。拿下辽东城后,李世勣以水攻之计出自刘之孝为由,对刘之孝给予了重赏,给刘仁愿问的赏赐很少,刘仁愿心怀不满。在分配第二阶段作战任务时,李世勣让刘仁愿进攻安市城,刘仁愿对此更加不满。刘仁愿认为,安市城是整个辽东地区最难打的城池,李世勣让他打安市城,是有意难为他,为此他迟迟不发起进攻,李世勣派人催了他两次,他根本不予理会。
    对于刘仁愿抗命不遵,消极怠工,李世勣非常生气,一道奏章送到长安,参了刘仁愿一本。李世勣的奏章,勾起了李治的一桩心事。
    四年前,驻守百济的刘仁轨上书称,驻守百济的唐军士兵经年戍守海外,人心思归,乞求朝廷派兵接守,李治便派刘仁愿带兵前去接替刘仁轨。刘仁轨对刘仁愿说:百济初平,人心未定,新来的唐军对百济的情况不了解,不宜一下子让旧兵全部返回大唐,应该分批而还,而且原来的将领应该留下。刘仁愿说:我上一次从百济返回大唐,就有人诽谤我,说我在百济留下重兵,是想割据百济,我差一点因此获罪。现在我只知道奉诏而行,其它的事不敢擅作主张,你们还是都回去吧。刘仁轨反驳道:身为朝廷官员,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事就应该做,怎么能有私心杂念呢?刘仁轨上表说明情由,自请留镇百济。李治听说刘仁愿的话后,认为刘仁愿有私心,对朝廷不忠。
    这一回,刘仁愿又是因为私欲未餍而置国家大事于不顾,李治不由地大怒,当即下旨,差李世勣派人把刘仁愿押回长安治罪。刘仁愿的位置由谁替代呢,李治想起了刘明和方天戟,同时下了一道诏书,任命刘明为卑列道行军总管、方天戟为副总管,接到诏书后即刻赴任。
    刘明身在瀛州,心在辽东,时时关注着辽东战事的进展。只可惜,辽东的战事跟瀛州没关系,战报不发到瀛州,向长安送战报的人也不途经瀛州,刘明无法得到第一手的消息。方天戟非常了解刘明的心事,每次有人送战报去长安途经幽州,他都会详细了解前方的战事,写成书信,派人送给刘明。虽然总是晚一拍,刘明总算能了解到前方的情况,刘之孝的出色表现令他感到十分欣慰。接到圣旨,刘明大喜,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就带着卫队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