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回 余孽丧家百济覆亡 都督用计辽东遭抢(3)

作品:《大国尊严系列之半岛风云演义

    刘明决定,组织这些已经成为大唐人的高句丽裔老百姓,渡过辽水,前去抢掠高句丽的村庄、收割高句丽的庄稼。刘明相信,只要给这些人一个政策,不管是财物、粮食还是人口,谁抢回来归谁,这些人就会蜂拥而起。
    当然了,只让老百姓过去还不行,万一高句丽军队出击,老百姓肯定会吃亏。刘明想出一个办法,他以更新军队人员、提高战斗力为名,让营州都督府辖下的高句丽籍官兵全部“暂时退役”,吸收十六岁到二十岁的高句丽男人,退役一个吸收一个,士兵的人数一个都不少。那些被“退役”的高句丽籍官兵,仍按军队的编制组织在一起,刘明用从高句丽军队那里缴获来的兵器武装他们,让他们身穿便衣,前去保护高句丽老百姓,行动期间不发给他们军饷,老百姓抢来东西,分一部分给他们。这支军队,人是高句丽人,拿的是高句丽的兵器,吃着高句丽、喝着高句丽,跟大唐“一点关系都没有”,高句丽没有任何理由指责是大唐指使他们这么干的。
    光有兵不行,还得有得力的将领指挥,否则是一盘散沙,刘明把杨九龄和崔胜实的官职“暂时挂起来”,让他们“暂时变为老百姓”,前去领导这支军队,应该给他们的俸禄,由刘明暂时保管,等行动结束以后再还给他们。杨九龄和崔胜实原本跟着刘明去了幽州,刘明调任营州,他们想跟着,考虑到将来对高句丽用兵还用得着他们,刘明就跟幽州都督协商,把二人及他们的部属全都带到了营州。光杨九龄和崔胜实手下就有一万五千人,再加上以前分散安置在营州都督府的高句丽降兵,总数达两万多人。这么多人保护老百姓抢掠,应该是够了。
    高句丽老百姓果然对抢掠辽东热情极高,只要是不太小也不太老的、没病也不残疾的,不管男女,全都报名参加抢掠行动,总数达三万多人。按照刘明的授意,杨九龄把这些人分为两队,二十岁以下、四十岁以下、身强力壮的男女分到抢掠队,其他人分到接收队。抢掠队负责深入高句丽境内抢掠,接收队在辽水畔接收抢掠来的人口、财物和粮食,运过辽水,暂存在临时储备点。抢掠队和接收队又各分为三个分队,分别抢掠玄菟城一带、辽东城一带、安市城一带。军队也分成三支护卫队,分别保护三个抢掠分队,没有危险时也参与抢掠行动。杨九龄作为主帅,居中指挥,负责辽东城,玄菟城的城主是崔胜实的老长官白方离,二人不好见面,是于崔胜实指挥安市城一路,玄菟城一路由杨九龄的副将耿天河指挥。
    玄菟城城主白方离、辽东城城主李金生、安市城城主杨明教,都是两年前投降大唐军队、被大唐军队任命的,大唐军队班师后,他们在名义上回归了高句丽,至于内心是怎么想的,别人就不得而知了。这三个人中,白方离和杨明教是刘明任命的,李金生是因为刘明的推荐才有机会当上辽东城城主,私下里,这三个人对刘明心存感激。得知刘明担任检校营州都督后,三个人都派人送来贺礼,刘明对他们说,如果大唐再次进攻辽东,希望他们能主动投降,刘明保证不追究他们的反复。打那以后,双方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没有发生过任何冲突。如今刘明对玄菟城、辽东城和安市城下手也是没办法,这是两国之间的事,讲不得个人感情。
    冬天来了,辽水上的冰足以承受得住大队人马的时候,三路抢掠大军按照约定的时间同时渡过辽水,分成十几路,扑向靠近辽水的高句丽村庄。闹了半天,高句丽人抢高句丽人,比大唐人抢高句丽人还狠。高句丽人比较穷,在他们眼里,好多东西,大唐人根本看不上,或者觉得花力气拿回去不值当,可在高句丽人眼里,都是有用的东西。凡是值点钱又不是太重的东西,他们全部抢走,连锅碗瓢盆都不放过。
    白方离、李金生和杨明教都不担心大唐军队会突然进攻他们,而且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大唐军队不会在这个时候征伐辽东,所以三个人都很松懈,根本就没派人向辽水方向侦察。抢掠大军每到一个村庄,先把村庄一围,把村里的所有人都拘禁起来,然后才开始抢东西,抢完之后连人带东西一起带走,村里没有人能跑出来报信,白方离、李金生和杨明教一直都不知道。三路抢掠大军抢完了第一波次,满载而归,把人口和财物移交给接收队,接着开始第二波次的抢掠。
    第二次抢掠进行到尾声的时候,抢掠队已经逼近到离玄菟、辽东、安市三城二三十里远的地方,白方离、李金生和杨明教这才接到报告。
    接到报告以后,三个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不相信,他们不相信刘明会突然派兵抢掠他们的地盘。尤其是白方离,他深受刘明的恩惠,对刘明既感激又钦佩更信任,不相信刘明会对他下手。他问报信的士兵:“你看清楚了吗,那些人打的是营州都督府的旗号吗?”
    士兵摇摇头,还没来得及说话,白方离就紧接着说:“我就说吗,刘都督不会派兵抢我的地盘。那些人打的是什么人的旗号,知道是哪儿来的吗?”
    士兵报告:“回元帅的话,他们什么旗号都没打,都是老百姓,有男有女,穿的都是咱们高句丽的衣裳,看样子是迁往辽西的高句丽人。”
    “迁往辽西的高句丽人,他们从来没抢过辽东呀,这回是怎么了?”白方离感到奇怪,问:“他们来了多少人?”
    “回元帅的话,大约有一万五六千人。”士兵说。在接近城池之后,抢掠队不再分散活动,以免被高句丽军队各个击破。
    “人还不少呢,没听说辽西遭灾呀?”白方离更加不解了,又问士兵:“他们都抢些什么东西?”
    士兵又摇摇头:“不知道,他们经过的村庄没人跑出来,具体情况不了解,只看见他们掠过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不少人拎着包,还有些人看上去像是本地人,被他们掳掠了。”
    “啊,连人也抢呀,他们抢人干什么?”白方离越来越糊涂,叫来一位将官,说:“你带五千人出城,把抢掠的那些人给我围起来,让他们把抢去的人和东西都留下,然后把他们赶回辽西。只要他们不反抗,就尽量不要伤人。”
    任命高句丽将领担任各城城主时,刘明只给他们留下步兵守城,除了一定级别的将领外,别人都没有战马,白方离只能派出步兵。将官得令,点齐五千士卒,离开玄菟城,冲向抢掠队。二三十里的路走了大半天才赶到,将官一声令下,五千士兵把一万五千抢掠队的人和近两千被掳掠的高句丽人包围起来。
    护卫队有七千多人,见高句丽士兵冲过来,耿天河马上指挥士兵围成一圈,做出防御的姿态。抢掠队的人留下一千女人看守被掳掠来的人,剩下的六千多人,不管男女,手持各式各样的武器,跟护卫队站在一起,与高句丽军队对峙。
    原以为这些人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很容易把他们震慑住,没想到他们竟敢武力拒捕,从对方的动作和组织性看,其中有不少人像是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而且对方的人数是他们的三倍,高句丽将领感到有点为难。琢磨了一会儿,他决定先诈一对方,说不定能把对方吓住:“你们听着,我们的大队人马很快就到,你们现在把抢来的东西放下,把掳来的人放掉,我对你们既往不咎,放你们走路,如若不然,等我们的大队人马一到,你们一个都走不了。”
    耿天河仰天大笑道:“哈哈哈……你吓唬谁呢?什么大队人马,你也不看看,现在都什么时辰了,你们的大队人马想等天黑以后再来吗?”
    将官强辩道:“我们的大队人马是骑兵,说到就到,很快的。”
    “你骗鬼呢吧?”耿天河说:“玄菟城的马能超过十匹吗,你们哪来的骑兵?要是你们真有骑兵,不先出动骑兵,而是先出动步兵,你们的长官是不是脑子有病呀?告诉你,我们这里面有一半的人当过兵,知道该怎么打仗,你们骗不了我们。”
    没能唬住对方,将官换了一种说法:“你们就是群乌合之众,别看人多,没用的,我一个冲锋就能把你们打散。我劝你们还是听我的话,把人和东西留下,你们赶紧走,别逼着我动手。”
    耿天河冷笑道:“你把人分得这么开,拿什么冲锋?要冲锋也是我冲锋,借你说的那句话还给你,我一个冲锋就能把你们打散,你敢不敢试试?”
    对方的人数三倍于他,若是其中有一半人当过兵,他就很难对付,更何况对方另外还有好几千人,那些人虽然没当过兵,没受过军事训练,以五敌一总行吧,也能抵掉他一千多人。不能动手,动手就会吃亏,将官换上一副笑脸说:“这位兄弟,咱们都是高句丽人,不要打呀杀的,咱们应该讲道理。我问你,你们从哪里来?”
    “我们从辽西来。”耿天河说。
    将官道:“我说兄弟,你们在辽西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跑到辽东来抢人抢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