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回 出敌不意飞跨天堑 料事未周受挫坚城(4)

作品:《大国尊严系列之半岛风云演义

    抢到粮食的老百姓担心将来官府会追究,都在自己家院子里挖坑,把抢来的粮食埋起来。也真难为他们,大地冻得硬梆梆的,挖坑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大军行进到苍岩城,刘明对苍岩城的城主说:“苍岩城太小了,住不下这么多军队,而且这里的粮食也不多了,你们还是回国内城吧。我没有任命国内城的城主,你和南苏、木底两城的城主共同治理国内城。”
    听说可以三人共和治理国内城,苍岩城的城主自然喜出望外。刘明接着说:“我要从你的两万人里选出三千精壮,补充到我的部队里,你们马上就出发前往国内城。路上不必带很多的粮食,从这里到哥勿城,四天就走到了,你们带上五天的粮食。从哥勿城到国内城大概需要五天,你们可以在哥勿城补充五天的粮食。”
    用三千士兵就可以换得这么多的好处,苍岩城城主没有二话,高高兴兴地挑了三千人交给刘明,带着另外一万七千人离开苍岩城。刘明把苍岩城剩下的粮食全部带上,一把火烧掉苍岩城。
    到了木底城和南苏城,刘明还是这套话,要三千士兵,把多余的粮食带上,把城焚毁。
    刘明的撤军路线是新城、玄菟城、辽东城,把寄放在三城的财物和老百姓带走,并在辽东城补充了足够多的粮食。冬天撤军的缺点是天气太冷,但也有优点,辽泽已经封冻,不再泥泞,行军方便多了。每到宿营的时候,第一件事就砍柴,搜集足够多的柴草,生起一堆堆篝火,在每堆篝火周围扎一圈帐篷,给士兵和老百姓住。白天可以吃饱,晚上可以烤火,队伍顺利返回幽州,没有发生冻死人的现象。
    刘明走的时候带走了三万士兵,回来的时候带回来六万多,走的时候只有八千骑兵,回来的时候不光都是骑兵,还多出来好几千匹战马。各种物资和运输物资的牛马车辆更不必说,比走的时候多多了,给人的感觉,刘明不是去打仗,是去做买卖,发了大财回家。
    苍岩城城主带着一万七千士兵,走了十来天,到达国内城,眼前的情景让他呆住了。府库里的财物已经全部被刘明带走,这一点他倒是预料到了,他没有预料到的是,粮库里的粮食居然也被搬空了,只剩下散落在地上、还没有被鸟雀和老鼠吃光的一点点。
    那么多粮食,刘明不可能都带走,那粮食去哪儿了呢?苍岩城城主猜到可能是老百姓抢去了,派人挨家挨户地搜查。高句丽人守城挺厉害,藏东西也挺厉害,士兵们居然没有看到刚刚动过土的痕迹,自然搜不到被抢的那些粮食。对于士兵们来说,不管是不是抢来的,只要老百姓家里有粮食,他们就不能饿着肚子,于是开始抢老百姓的粮。通过给大唐军队做棉衣和手套,老百姓每家每户都挣了不少粮食,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粮食是他们自己的,没有藏起来,这下可坏了,士兵们认为老百姓不应该有这么多的粮食,他们据此认定老百姓抢了军粮,而且绝对不止抢了这些。于是,士兵们把老百姓家里的粮食全部抢走,又抓了一些人严刑拷问其它粮食藏在了哪里。当兵的没一个手脚干净的,这个过程中,他们趁机抢老百姓的财物,还以询问粮食下落为名,把年轻女人全部抓起来供他们玩乐。
    有人吃打不过,被迫供出藏粮食的地点,士兵们这才知道粮食被埋在了地下,挨家挨户地逼着老百姓把埋下的粮食挖出来,送回粮库。这下子老百姓们亏大了,不光抢来的粮食得送回去,自己家的粮食也被抢光了,财物损失很大,家家户户都有年轻女人被抓走,不光赔了夫人又折兵,简直连小乔都赔了进去。
    过了几天,驻木底城的人来到国内城,听说苍岩城的人抢了很多财物,还有女人玩,他们岂肯干看着。比着葫芦画瓢,他们把老百姓的财物又抢了一遍,把不太小的女孩儿和比较年轻的女人全部抓起来。
    老百姓连遭两次殃,痛苦不堪,以为厄运总算是过去了,没想到驻南苏城的人也来到国内城。这些人当然也不肯干看着驻苍岩城和木底城的人又发财又乐呵,也把老百姓的财物抢了一遍,把比较小的女孩儿和不太年轻的女人全部抓起来。
    三个城的士兵总共有五万人,有三万多女人被他们抓起来,老百姓家里再也看不到八岁以上、四十八岁以下的女人,连一点点值钱的东西都没剩下,老百姓真是痛不欲生。
    大唐军队对老百姓秋毫无犯,高句丽军队却如此荼毒百姓,强烈的对比,让老百姓充分感受到大唐军队是仁义之师,盼望着大唐军队赶紧回来,把高句丽军队消灭,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
    进攻平壤城的行动并没有向苏定方希望的方向发展,这一年天气冷得早,上冻之后弓的性能下降,杀伤力降低,士兵们站在几丈高的楼车上,被凛冽的寒风吹着,非常难受,体力消耗很大,战头力大受影响。特别是进攻南城的部队,顶着寒风进攻,人更难受,箭的射程也大受影响。各种因素加在一起,使得消耗守军兵力的速度明显下降。
    此外,大唐军队的军需供给也出现困难。在包围平壤城之前,各路军队都没有进攻大城池,缴获的军需物资不是很充足,战役一直拖着看不到结果,供给就变得紧张起来,尤其是棉服和粮食。苏定方一面组织部队进攻其它城池,夺取军需品,一面上书朝廷,请皇上下旨,命新罗王金法敏接济军需。
    相对来说,军需供应的问题还比较容易解决,指挥问题更要命。先是萧嗣业奉调回国,夫馀道行营的事务交由副总管具体负责,受苏定方节制。接着任雅相又病了,浿江道行营的事也交由副总管具体负责,受苏定方节制,这样一来,进攻城南和城西的担子全部押在苏定方一个人的肩上。
    守军方面充分利用了天冷这一自然现象,每天晚上往城墙上浇水,在城墙上冻了厚厚的一层冰。城墙结冰,加大了爬城的难度,冰的反光影响唐军弓箭手瞄准。此外,城墙结冰还给唐军士兵一种心理暗示——平壤城非常坚固,无法打破。各种原因交织在一起,大唐军队的士气大为下降,攻克平壤城已经成为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事实已经证明,苏定方的战略构想是错误的,在高句丽没有人心焕散、也没有发生重大饥荒的情况下,想用十几万、二十几万军队一举攻克平壤城的办法来灭亡高句丽,只是一厢情愿。用这种办法灭亡百济是可以的,对高句丽来说就不适用了。另外,就算侥幸攻克了平壤城,迫降了高句丽其它城池,这种胜利也是不稳定的。高句丽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没有受到沉重打击,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一旦大唐军队撤离,高句丽人就会反叛,百济叛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苏定方是一员非常优秀的大将,但不是一位合格的战略家,或者说,他是一个失败的战略家。
    进攻受挫,士气不振,部队面临诸多困难,令苏定方认识到自己错误地判断了形势,这一次他无法攻克平壤城。但他并没有提议撤军,而是继续督军猛攻。为什么明知道不可为而强为之呢,苏定方有他的难言之隐。
    第一,当初他在给李治的奏章中,信心十足地说,只要先灭掉百济,斩掉高句丽的羽翼,就能一举灭亡高句丽。李治全盘采纳了他的意见,全面抛弃了瘦敌之策,他要兵给兵,要将给将,百济也灭了,派出二十多万大军分七路进攻高句丽,他却提议退兵,那不等于打自己的嘴巴么?
    第二,苏定方以往的战绩引人瞩目,三灭敌国而生擒其王,这些光辉的历史成了他沉重的思想包袱,他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没有勇气承认自己打不下高句丽。
    那么苏定方到底想怎么样呢,难道就这样一直耗下去,难道他认为耗下去的结果会比现在撤军更好?苏定方并不认为耗下去结果会好一些,他只是在等一个机会,或者说等一个借口,一个冠冕堂皇的撤军借口。有了这个借口,他可以对别人说:“不是我打不下高句丽,是因为什么什么原因我被迫撤军。”不管别人是否这样认为,至少他可以用这句话安慰自己。
    另外,苏定方还没有完全放弃希望,他的希望建立在一个事实和一个假设的基础之上。事实是,沃沮道大总管庞孝泰正在艰难地向平壤城爬行,虽然艰难,但不断前进,总有一天会到达平壤城下。假设是,平壤城守军被大唐军队的长时间围攻搞得疲惫不堪、神经紧张,庞孝泰的军队在他们看来是一支生力军,庞孝泰一到,守军的神经就会崩溃,缴械投降。
    正是因为有这么一点渺茫的希望上,苏定方一直咬牙坚持着,这一坚持,就坚持到了次年的二月。
    那么平壤城守军是个什么情况呢?应该说,苏定方的假设并非完全凭空想象,平壤城守军确实非常疲惫,确实神经紧张。平壤城一连被围攻了好几个月,守军的伤亡已经达到两万多人,连掩埋尸体的地方都紧张起来。庞孝泰军已经逼近蛇水,只要渡过蛇水,用不了几天就会兵临平壤城下,守军的压力会骤然增大,大唐军队的士气会大增,平壤城岌岌可危。泉盖苏文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他想出一个扭转局面的办法。
    欲知泉盖苏文有什么办法扭转局面,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