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回 演戏驱贼双得佳妇 瘦敌惩逆再遣天兵(4)
作品:《大国尊严系列之半岛风云演义》 其他人也赞同瘦敌之策,李世民大喜:“众位爱卿所言正合朕意,从现在起,朕调整对高句丽的进攻策略,不再发动大规模进攻,改为每年一次,分别从陆路和海路南北夹击辽东,以掳获人口、破坏稼穑为目标。传朕旨意,任命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李海岸为副大总管,率兵一万,乘楼船从莱州渡海,进攻辽东南部,任命太子詹事、英国公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孙贰朗、郑仁泰为副大总管,率兵三千,并营州都督府所管辖兵马,从新城进攻辽东北部。两路人马尽速准备,择日出发。”
李勣和牛进达领旨,李世民问崔知温:“崔爱卿,写《平夷策论》的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官?”
“回禀陛下,此人名叫刘明,是昭武校尉。”崔知温回奏。
“刘明,刘明……”李世民沉吟了一会儿,若有所悟:“噢,朕想起来了,前年从辽东班师的途中,薛仁贵曾向朕提出,他有两个结义的兄长,武艺都很高强,其中一人还颇有智谋,好像就是叫刘明。”
崔知温奏道:“陛下真是博闻强志,刘明正是薛仁贵的结义兄长,排行第二,排行第一的名叫方天戟,也是刘明的大舅哥。方天戟的武功仅亚于薛仁贵,刘明的武功稍弱,但学识渊博、熟习兵法、颇有智谋,可谓文武双全。”
李世民点点头:“从这篇《平夷策论》的行文和笔法就能看出来,刘明确实是个饱学之士,是个难得的人才。朕又想起来,薛仁贵说,刘明的父亲和方天戟的父亲在大业八年征讨高句丽时被高句丽军队杀死,刘明和方天戟从小发誓替父报仇,习文练武,刻苦勤奋。前年征讨高句丽,他们先定下每人杀一百高句丽士兵的复仇目标,二人都超额完成。后来,他们又把目标定为彻底消灭高句丽,朕非常欣赏他们这种精神,要给他们这种机会,所有征讨高句丽的行动都让他们参加。崔爱卿,晋升刘明为游骑将军,命他和方天戟一起,随李大总管再征辽东。”
刘明的官职突然升了两级,刘、方两家人都很高兴,而刘明和方天戟则因为又有机会征讨高句丽而感到兴奋。两家人再次凑在一起吃饭,一是庆祝刘明升官,二是给刘明、方天戟、刘之孝和方惟勇饯行。刘之孝和方惟勇还没有从军,本无需跟着去,但刘明和方天戟认为,让他们经历一下实际战争对他们大有好处,不一定参战,看看别人怎么打仗就行。张彩凤和杨氏都担心有危险,刘明再三解释,这一次打仗不会攻坚,野战的机会也不会很多,主要是袭扰战,以干扰高句丽人种地为目的,不会有什么危险,张彩凤和杨氏才勉强同意。
李勣带着一千骑兵和两千步兵来到幽州,崔知温把刘明、方天戟和方天戟的一团骑兵配属给李勣。李世民只说让刘明和方天戟随军出征,并没有让幽州大都督府出兵,李勣不明白崔知温为何如此主动,问:“崔大人,皇上并没有让你出兵,你的府兵我不便调动吧?”
崔知温笑道:“李大人,皇上让刘明和方天戟参战,将不能没兵,自然应该让他们的部下跟着一起参战。不是下官夸口,这一团骑兵是刘明和方天戟亲手挑选出来的精兵,又加以严格训练,战斗力不同凡响,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非常厉害,大人不妨把他们作为先锋的先锋使用。”
“噢,是这样吗,能不能让他们演示一下,让本总管看看?”李勣好奇地问。
崔知温马上说:“当然可以。有两种演示方法,一种是整团人马全部出动,跟李大人带来的一千骑兵对抗,由于人太多,必须到城外开阔的地方,另一种是随便挑出一队,李大人派三百骑兵跟他们对抗,这在校军场就可以了。如何演示,请李大人示下。”
李勣说:“当然要看他们全团的整体实力。”
“好,那下官这就安排,”崔知温起身告辞,前去安排演习事宜。
一切准备就绪,崔知温带着刘明、方天戟和方天戟团,李勣带着一千骑兵,来到城西山脚下空旷无人之处扎下营盘。
第一个科目是演示进攻,李勣带来的一千骑兵两百人一排排成五排,构成方阵,等待着方天戟团发起进攻。
看罢李勣部的阵势,刘明对方天戟和六名队正说:“对方的阵势很严密,死拼硬打,即使能将对方击败,我方必定也伤亡惨重,我们必须用计破之。这样,我带一二三队打击对方的右翼,方大哥带四五六队冲向对方的左翼,假装攻其左翼,但只是用弓箭压制对方,实际上从对方背后绕到右翼,跟我前后夹击,先把对方的右翼击溃。对方发现上当后,必然调动左翼的兵力,围攻我或者方大哥,受到围攻的人将其左翼拖住,另一部人马猛攻其指挥官,将其指挥系统打垮,然后趁其混乱之机,以队为单位,用冲击队形对其进行穿插分割,将其阵势彻底打乱,分割成若干块,最后六个队集中起来,以优势兵力逐一加以围歼。”
方天戟点点头:“好,就听你的,一队、二队、三队跟刘长官去,四队、五队、六队跟我来。”
为了振奋军心,加强气势,刘明命令擂动战鼓,吹起号角。由于是演习,带来的战鼓和号角都不多,气势不算很大,但方天戟团平时训练就有战鼓和号角相伴,听到鼓号声,不光士兵精神振奋起来,就连战马也打响鼻、刨蹄子,跃跃欲试。李勣本不相信方天戟的三百人能打败自己的一千人,看到这种情景,心中不免有点担忧起来。
刘明下令:“放炮。”
“咚——”一声炮响,方天戟团兵分两路向李勣部冲杀过去,刘明和方天戟冲在两队人马的最前面。李勣部也不含糊,阵势纹丝不动,稳如磐石,严阵以待。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方天戟团的士兵纷纷摘弓搭箭,向李勣部射去。李勣部早已做好了用弓箭迟滞对方冲击速度的准备,在对方进入弓箭射程之后,纷纷放箭阻击。
这次演习是实战演习,用的都是真刀真箭,只不过箭去镞、刀不出鞘,方天戟的大刀、刘明的长矛也都用棉花包住。李勣和崔知温定下演习规则,中箭或中刀的人自动下马,退出战场,对方下马后不得再行攻击。这样的演习能否说明实际水平,完全在于参与演习的人是否遵守演习规则,为了保证公平,双方除各派出监督人员外,李勣和崔知温还发下严令,这次演习不重胜败,只看是否遵守规则,遵守规则的人会得到重赏,违犯规则的人会受到严惩。
李勣部一千人排的是个方阵,正面宽度只有二百人,而且阵形紧密。之所以排成这种阵形,是因为李勣听崔知温说方天戟部冲击力非常强,而这种阵形的优点就是抗冲击能力强。有优点自然就有缺点,这种阵形的缺点是正面宽度太窄,兵力不能有效展开。加之方天戟团攻击的是阵形的两端,两端大约各有五十人能对方天戟团造成威胁,这样一来,在弓箭对射中,李勣部反倒处于一比三的劣势。
临时改变阵形根本来不及,李勣部的指挥官邢长生也不在意这一点,因为骑兵在高速冲击中,顶多放两箭,就会冲到近前,开始短兵相接,方天戟团在弓箭上占据的优势只能保持很短的时间。一旦短兵相接,方天戟团在人数上的劣势就会暴露出来。
结果有点出乎邢长生的意料,方天戟团确实每人只放了两箭,但对方的箭法很高,每人仅放了两箭,竟给他造成了百人以上的伤亡,站在第一排两端的人几乎被射光了,而他的人完全被对方的弓箭压制,发出去的箭数量很少,只给对方造成了不到十人的伤亡。双方第一个回合,伤亡比超过十比一。右翼总算是跟对方短兵相接了,情况也不像他预想的那样,对方人数虽少,拼杀却非常凶狠,尤其是相互之间配合非常默契,此攻彼守,此守彼攻,互相保护,共同对敌,在占据人数优势的情况下,他的人竟然有点吃不住劲,阵形虽不至于被打乱,压力山大则是每一个人的感受。阵势两端同时遭到攻击,无法调一端的人支援另一端,他只能命令阵形中部的人以添油战术往两端加强。
结果再一次出乎邢长生的意料,他接到左翼的报告,攻击左翼的敌人并没有短兵相接,而是从阵旁掠过,高速向阵形背后攻击。邢长生当时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图,对方是想绕到背后,或者攻击指挥系统,或者夹击右翼。他也不含糊,当即命令左翼人马出击,夹击攻击右翼的敌人,同时命令中部的人马停止增援右翼,做好迎敌的准备。
双方都面临着成功与失败的可能。如果邢长生部的左翼先赶到右翼,与右翼一起夹击刘明部,刘明部就可能被打乱,方天戟部将不得不救援刘明部,攻击对方指挥系统的行动就无法进行,双方会陷入混战之中。方天戟团虽然战斗力强悍,可对方占据着三倍的人员优势,方天戟团即使不被打败,也会处境艰难、伤亡惨重。如果方天戟部先赶到右翼,就可以与刘明部夹击并击溃邢长生部的右翼,刘明部反身迎击邢长生部的左翼人马,方天戟腾出手来攻击邢长生部的指挥系统,刘明的意图就可以实现。
欲知这场演习哪一方获胜,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