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作品:《太子每天都在等仙女未婚妻》 大周的扫盲活动, 一开展就经历了两年时间。
两年的时间过去,很多东西都在潜移默化变化着。
因为苏媱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的原则, 大周很多还与世隔绝的部落村子都找到。
地方多了,什么情况什么人都能遇到。
知书早年被苏媱重用,后来一直负责培训等事业,这次跑扫盲主导人也是她。
几年过去,知书整个人坚毅沉稳下来,被人称为知先生。
原先还说当不起,如今已经习以为常。
这么多年过去,求娶她的人层出不穷,身份越来越高,二品大员都有, 这些人是真心实意佩服她的能力和学识。
不过知书都没答应,她已经找到了新的人生意义。
苏媱不管交给她什么任务, 她都会尽全力完成, 绝对不会让苏媱失望。
扫盲活动推进过程中, 知书也跟在后面, 不断检验成果,尽可能的走遍每个地方。
两年时间, 知书几乎走遍了整个大周。
她成了苏媱的眼睛,除了和她汇报扫盲活动的情况,每到一个地方, 都会将各地的情况写了告诉苏媱。
有什么风俗特产,好人好事, 不好的人和事, 全都告诉苏媱。
后来知书在苏媱的地图上就变成了发亮的一颗明星。
不是现代的明星, 而是真正的明星。
地图上有些地方资料不详细的, 随着知书的过去,慢慢被点亮。
知书带着苏媱看了整个大周。
大周地域辽阔,知书要走这么多地方,不是开玩笑的,即便知书的团队,有着很好的马,还有自行车,甚至还有苏媱特意配备的摩托车这样特殊的交通工具,可是要走这么多地方也不是开玩笑。
知书马不停蹄,基本每天都在路上。
知书出发后,整整两年多没回来。
苏媱就看着知书这颗星星每天都在移动。
过了两年多,知书才终于回到苏媱面前。
知书整个人都变了,皮肤从白皙变成了真正的小麦色,整个人都充满了力量,手上都是肌肉。
整个人都沉淀下来,充满力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知书行了万里路,阅人无数,已经完全蜕变。
苏媱看着知书,眼睛发热,抱着她很久没动。
知书也激动,心里有无数的话,却在苏媱抱住她后全咽了回去。
千言万语,不如这一抱。
知书这一趟回来,发现京都又变了,变化非常大,不止是城市变了,而是人也变了。
以前大街上女性比较少,特别是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还有貌美的女孩子,非常的少,如今却多了。
夫人小姐多了,穿着女书生服的人也多了。
所谓的女书生服其实就是当初给女先生制定的制服,如今慢慢演变成了读书人长衫一样的存在。
街边的饭馆,除了高谈论阔的男子,还多了不少女子。
这些女子行色匆匆,都是有事或者要去上班的。
她还看到有个管事的,一直追着一辆车,嘴里喊着,“夫人,明天老爷要宴请同门,您可一定要回来呀,府里不能没有您...”
“我这边有事要忙,你找管家,不行找大小姐。”车里传来温柔的女声。
“大小姐说明天她还有课,她要当先生没时间。”
“那你找你老爷的姨娘,她不是最爱管事了吗?”
“夫人,姨娘怎么行呢...”
这管事还想说什么,可已经追不上了。
管事很难,姨娘如今都不愿意见人。
因为如今好像人人都识字,就她一个姨娘不识字,她嫌丢人。
之前姨娘还高兴夫人天天忙碌,都顾不上老爷,老爷都被她抢来了。
可后来姨娘才发现,一切都是假的,夫人完全变了,可老爷对上夫人,却完全没了以前的那个魄力。
姨娘后来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不对劲,府里的下人大小姐也组织了识字,身边的丫环都学会了好几个字,就她还是什么都不会。
她和老爷就说她也想去识字班,太后和太上皇都教着呢,可她醒悟得太晚,扫盲班已经结束了。
不过短短两年时间,姨娘就感觉跟不上时代了。
老爷总抱怨夫人不见踪影,可如今却觉得夫人才拿得出手。
这样的情况不止他们家,苏媱说带着女人们做一件事,真做成了,夫人忙起来比老爷还忙,但是管家也没落下,而且井井有条,更加有规矩。
夫人认识的人,夫人手里的权利,越来越多,那些大老爷们有时办不成的事,还得求她们。
家庭地位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绝对的强势变成了现在平衡平等的情况,大老爷们真不习惯。
好不容易等来了扫盲结束,他们想着总算结束了,以后她们总可以回归后院吧。
结果...没有,夫人们依旧忙碌,因为她们又有重要的事。
皇后娘娘又要和她们进行下一步的计划。
这下一步依旧是和教育有关。
之前声势浩大的成人扫盲并不是结束,它只是权宜之计,只是一切的开端。
要彻底消除文盲,改变大周的情况,还是得从基础抓起,也就是从适龄儿童入学开始。
私塾还有部分官学,限制太多,还是得普及教育。
现代的苏媱很很幸运,全民看重教育,所有人都说读书好,大周的扫盲活动进行了两年,带起了全民学习的氛围,也影响了大家。
根据知书反馈的消息,很多人家,特别是家里有小孩的,只要可以都想让孩子念书。
这些小孩,不管几岁,扫盲时跟着学了。
他们年纪小,但是很多比大人学得快,一起去学的,后来反倒是他们先学会了,然后再教给大人。
大人看到自己孩子这么聪明,可不就动了心思。
这是个好时机。
苏媱觉得可以该是推出官学的时候了。
所谓的官学,其实就是类似现代的小学,不是私塾,而是公家公办的。
义务教育还做不到,但是少收一些学费是可以的。
目前的问题就是教师资源远远不够。
苏媱不可避免想到了代课老师。
只是低年级的识字,那不是非得是童生秀才也可以。
苏媱觉得经过一个考验,比如考一个教师资格证,如果达到了一定水平,那就可以聘用。
苏媱的想法,周子珩很支持。
现代的九年义务教育,他可是馋很久了。
人才才是发展最重要的,周子珩真的很需要人才。
跟着苏媱回现代,看到现代那些个人才,周子珩那是恨不能将人抢回大周,高薪聘请。
抢不回大周,那只能在自己大周培养选拔了。
人才的选拔,最基础的就是小学。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这件事苏媱和周子珩牵头,再次提上了日程。
大周要成立小学了,不说每个村都有,但是有三百人以上的村子,就必须设立一个小学,配备一个老师。
更更重要的是,这小学不止针对男孩子,而是针对全大周八岁以下的小孩。
包括女孩子。
别的大臣没意见,可是包括女孩子就有意见了。
“女孩子也包括,那这件事就太为难人了,很多人家供男孩子都勉强,女孩子他们大概不愿意。”
这是现实,苏媱这段时间就和大家忙这件事。
这件事彻底推行之前,在苏媱的带领下,京都成立了第一座女子书院。
大周原先就有女子书院,只是很少,而且大多只是混个名头找门好亲事,去的都是官家女子。
可她成立的女子书院不一样,是真正培养人用的。
第一批女子书院的学生很特殊,有一部分是以前扫盲就用的女先生。
另外一部分是扫盲中表现最好的,比如荷花这样的女孩子。
当初的先生并没骗荷花,这些名单真的全部到了苏媱这里。
这些名单中有大半是男子,也有很多女子。
女子书院成立后,发出了一大批入学邀请,邀请的就是这一批学得最好的女子。
随着一封封的入学邀请被发出去,整个大周又开始新一轮的热议。
因为入学邀请函上,不仅邀请了她们前去读书,还说明如果能在女子书院顺利毕业,再经过一些考试,不出意外,会被朝廷聘用。
具体会怎么被聘用,上面没说,但是朝廷聘用四个字足以震撼所有人。
扫盲班结束已经一年多,张家村热烈的学习氛围已经结束。
不过带来的变化还在,比如大家都更看重读书,不少人都在想要是能送孩子去读书就好了。
比如荷花已经生子。
荷花已经生了个大胖小子,孩子刚三个月。
她如今成了村里最特殊的存在,写信或者要写什么都会请荷花,荷花还没停止学习,依旧温习着以前学过的字。
还努力攒钱,想去买新的书来学。
她的字越来越好。
当她以为那段日子就要过去,自己就要成为普通的妇人一样时,收到了入学邀请函。
皇后娘娘邀请她去女子书院念书。
夫君和公公婆婆第一反应是反对,可被后来的条件给震惊到了。
因为这是免费去念,不需要学费,到时候去了还会有生活补贴,补贴不用还,往后读好了如果被朝廷聘用,聘用后前三年扣除十分一俸禄就好。
这么好的条件,好像拒绝不了。
公公婆婆想要是名额是儿子的该多好,可只是给荷花的,并不是给儿子的,也换不了。